奇瑞全新车型草图曝光 瑞虎7 PLUS新能源掀起潮流新设计
出处:官方供稿 作者: 老中医 时间:2022-08-02 浏览:0
于“混战”中出世,在瞩目中定焦。近日,奇瑞汽车曝光了一组全新混动车型的设计草图,据悉该车是瑞虎7大单品系列下的首款插电式混动SUV,为瑞虎7 PLUS新能源车型。从曝光草图来看,相较现款奇瑞汽车造型,新车外观有着颠覆性变化,应该是采用了奇瑞全新一代设计语言,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尤其是融入大量时尚科技元素,整体看起来更加前卫、大气、科技。可以说,奇瑞设计师再次上线,带来走心的惊鸿之作。
前脸部分,新车开启了更显时尚感的直瀑式格栅设计,格栅错落有致仿若水晶切面,视觉效果出众,气质更显突出,时尚潮流感直接拉满。不仅前格栅吸睛,前灯组也独具未来科技感。“双勾”式前大灯目光如炬,霸气外露;新车还在大灯下方采用了类似星空点钻的装饰,科技不乏时尚,潮流又极具辨识度。
车身侧面,最上方的腰线从前大灯延伸至尾灯,线条锋利又不失优雅,拉伸了视觉长度,使得车身设计更加一体化,给人以强烈的运动感和力量感,呈现蓄势待发的姿态。采用大尺寸轮毂,让车身更显霸气型格。值得关注的是,充电口与加油口分别位于车侧前后,进一步表明了瑞虎7 PLUS新能源车型“可油可电”的身份,彰显了奇瑞汽车紧跟行业趋势抢滩布局混动新能源市场。
对于尾部设计,全新的双边双排气通道,让更加时尚运动的气息扑面而来。再加上镀铬装饰,不仅强化潮流感,更进一步提升科技氛围。尾灯采用贯穿式设计,回纹式造型时尚不失优雅,实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完美交融。极具辨识度的“CHERY”logo精巧的融入其中,使得尾部更加科技时尚。·
写在最后:
法国著名设计师菲利普•斯达克曾经说过:“好的设计能够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就像这款瑞虎7 PLUS新能源车型一样,“颜”出必行,将时尚、潮流、科技融为一体,为中国新世代消费者打造了一张全新的面孔,实力彰显奇瑞汽车的原创自信和设计自信,或许会引发下一轮汽车流行设计新风尚。接下来,小编会持续关注新车信息,期待实车尽快曝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全新宝马X3 PHEV谍照曝光 最早2023年末首发亮相
出处:第一电动网 王鸣幽 作者: 老中医 时间:2022-08-01 浏览:0
日前,海外媒体拍摄到了全新宝马X3 PHEV车型,这是其首次现身。新车有望于2023年末或2024年初首发亮
外观方面,和全新宝马X3一样,新车前脸预计依然是经典的双肾前格栅,但没有发现7系的巨型前格栅被传承到这款车型上。同时车身还能看到隐藏式门把手设计,新并且尺寸应该比现款车型更大一些,预计会拥有更好的车内空间表现。
车辆尾部,新款车灯与宝马X6更加相似,车尾扰流板有一些明显的下压,全新宝马X3将依然追求运动。
动力方面,全新宝马X3PHEV还没有更多的消息曝光,预计会采用2.0T插混系统,新车还可能会有汽油、柴油、纯电等动力系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豪华品牌正努力寻找出路
出处:汽车公社 邓勇拓 作者: 老中医 时间:2022-08-01 浏览:0
作者丨邓勇拓
责编丨杨 晶
编辑丨朱锦斌
“500万元以内最好的家用旗舰SUV。”当李想这样为理想L9进行定论时,在发布会上拿这款新车与宝马X7和奔驰GLS进行对比的做法自然就不会让人感到意外了。无独有偶,秦力洪在描述ES7时表示,“蔚来ES7上市后,将对标宝马X5L,预计这两款车将会成为2022年最值得期待的大五座SUV。”
人人都知道BBA这三个字母所代表的汽车品牌,几乎每一个车企也都将BBA作为市场目标。更有甚者,一些品牌在重新梳理产品线时,就将这一组合改成了“BBBA”。无论是消失的宝沃还是目前蒸蒸日上的比亚迪,它们能提出这个新的名称,不仅仅是因为名字很像,更多的恐怕还是野心。
的确,随着新势力们纷纷切入30万以上的市场,毫无疑问将会被消费者拿来和BBA进行比较。华为余承东在内部讲话时就曾豪言道:“把奔驰、宝马、奥迪三十几万到五十几万车的空间,一把给他干掉,我们要在50万内的价格区间里,彻底将BBA赶出去。”
当然,这些如雨后春笋般的“新玩家”,以及不断向上突破的“攻擂者”不断涌现,将会逐步打破现有的市场格局。因此,BBA们的压力可想而知,焦虑感会被不断放大,也迫使他们做出新的改变。
新车型带来新增长
时间回到2015年,当梅赛德斯-奔驰以S-Maybach的形式让迈巴赫这个曾经的超豪华品牌以一种新形象回归市场,谁也不曾想过有了迈巴赫作为更高端系列的支撑,让奔驰的旗舰轿车S级在豪华市场上升到了新的高度。有了迈巴赫助阵的W222 S级,更是被认为引领D级豪华轿车市场的车型“领袖”。
其后,更是成为梅赛德斯-迈巴赫的全新阵容,先后推出了迈巴赫S、GLS等市场主流车型,以及限量版的迈巴赫S 650 Cabriolet和G 650 Landaulet。无论是对于梅赛德斯-奔驰还是梅赛德斯-迈巴赫,都在品牌影响力方面站上一个新的台阶。
2021年,梅赛德斯-迈巴赫品牌在全球共交付新车15,730辆,同比增长达到了惊人的50.7%。而这其中,有超过70%的新车被销往中国,在华平均月销超过900台。今年,在全新迈巴赫GLS的加持下,梅赛德斯-迈巴赫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上恐怕还会再创新的佳绩。
同样,奥迪在豪华轿车市场也在向上突破。以创始人之名而命名的A8L Horch,不仅将和迈巴赫S级展开正面竞争,也将在豪华轿车市场巩固奥迪的品牌形象。相较于A8L,奥迪A8L Horch创始人版加长了130毫米,是奥迪对于自身旗舰轿车发展的最新力作。
豪华品牌对于高端产品的布局将进一步扩大。当特斯拉用Model S向S级、7系和A8宣战时,迈巴赫S级和A8L Horch创始人版就是传统“豪强”在豪华轿车方面对如今新势力品牌的最好回应。随着竞争的逐渐深入,有传闻宝马也将复活其曾经以E38 7系为原型而打造的超旗舰轿车L7,以巩固其市场形象。
一个不够就来一打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今“蔚小理”这些造车新势力都在努力向高端豪华品牌迈进,而比亚迪、长城这些品牌也在推动自己的高端品牌落地。作为已经处在豪华品牌顶流的车企来说,自然也要往上拼搏,才能保持自己处于领先的市场地位。
在今年5月举行的梅赛德斯-奔驰战略发布会上,奔驰曾表露出新的发展计划。在豪华产品上,梅赛德斯-迈巴赫家族将会进一步扩大,迈巴赫SL车型将在不久的未来亮相市场,奔驰将在豪华跑车市场进一步发力。
除此之外,梅赛德斯-奔驰还将推出一个比迈巴赫定位更高的“Mythos”神话系列,将采用限量生产以及私人定制的方式推出更加豪华的高端产品。据报道,Mythos系列的首款车型将是拥有流线型尾部设计的SL Speedster,而目前暂时“消失”的V12发动机或许也将在Mythos SL车型上得以回归。
另一边,宝马或许也在酝酿着更加高端的产品阵营。宝马在今年初从创始家族Bovensiepen手中,买下了Alpina这一著名宝马改装品牌的所有权。这家看似名不见经传的改装厂,也曾在2016年在华正式引进过Alpina B4这款高性能双门轿跑,虽然在国内名气不高,但对于宝马却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据规划,宝马将在2026年推出接手Alpina后的首款新车型,或许这将成为一个与高性能M、纯电动i系列平齐的子品牌。而主打豪华理念的Alpina,或许让宝马在与梅赛德斯-迈巴赫进行竞争时有了更多的筹码,打造更加高端的BMW车型,让其目前的旗舰产品有了一个进入超豪华市场的新形象。
弃卒保车的“无奈”
就在今年,大众汽车首席财务官安特利茨(Arno Antlitz)曾表示,大众将不在乎销量和市场份额,更关注销售质量和利润率。这句话看似是主动求变,或许真的是迫不得已。如若不是新势力在销量上的节节攀升,谁不想销量和利润“齐头并进”呢。
同样,豪华品牌对利润的更加关注或许也是一种弃卒保车的无奈之举。毕竟,今天的汽车市场早已不能同日而语。
今年第一季度,BBA在全球的总体销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但是总营收都出现了增长。宝马和奥迪的净利润分别为101.85和34.68亿欧元,同比增长259.5%和147%。相比之下,奔驰的净利润虽然只有3%的增长,但总营收却是三家中最多,达到了348.58亿欧元,同比增长6%,增幅仅次于宝马。
对于BBA而言,入门级产品面对越来越多品牌在向上发展时的冲击,销量难免出现下滑。今年1-6月,BBA三款入门级轿车A级、1系和A3的销量分别为19,611 、10,999以及28,573辆,同比下滑分别为48.7%、43.7%、15.4%。而在入门级SUV产品方面,下滑同样明显。
根据奔驰的规划,在未来将会把超过75%的资金投入于高端豪华车型,以从2019年到2026年将盈利能力提高60%,而入门级产品阵容将会大幅缩减。未来,奔驰将其产品梳理成三个等级,分为高端豪华产品、核心豪华产品和入门级豪华产品。
奔驰计划将对目前入门级豪华产品的7个车型缩减到4个车型,虽然目前没有具体的消息,但有传言首先砍掉的将会是B级运动旅行车,而A级和CLA级将会整合为新的四门轿车。目前,普通版本的A级轿车在北美市场已经停止销售。未来在入门级豪华产品方面,梅赛德斯-奔驰或许将把更多经历投入到AMG车型,从而推动扩大盈利的目标。
无独有偶,奥迪CEO马库斯·杜斯曼此前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A1和Q2不会有下一代车型,A3将会成为奥迪的入门级车型。而对于宝马,接下来也会对部分车型进行优化。因此,未来BBA都将更多精力转向高端豪华产品,从而注重提高品牌的整体利润。
不可否认,凭借高端车型赚得盆满钵满的BBA,同样面临着电动化转型的压力。而他们的电动化转型,毫无怀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也是豪华品牌为何注重利润的重要原因。据透露,BBA在纯电动车型方面的研发投资均达到了数百亿欧元的规模。
曾经,BBA纷纷推出的年轻化战略,在年轻化和数字化双重加持下,一票入门级新车型让囊中羞涩的当代年轻人感受到了豪华品牌的魅力。但是,随着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席卷而来,同级别的新势力品牌车型,往往有着更好的配置和极佳的产品力。
并且,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变已经让各个巨头深感压力。从比亚迪可以拿下上半年“全球新能源车销冠”就可以看出,如今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变得更加务实,品牌溢价早已不再重要,产品实力才是重中之重。当下,BBA电动化的转型已经迫在眉睫,国产版本的EQE已经悄然来临,宝马和奥迪也正加速跟进。
或许,一个市场新秩序将就此诞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哪吒S:造车新势力的一次阶层跃升
出处:AutoR智驾 黄华丹 作者: 老中医 时间:2022-08-01 浏览:0
阶层焦虑和品牌焦虑有某种相似之处。
哪吒和零跑是造车新势力中的两匹黑马,销量已挤入第一阵营数月,但十万级的产品线在资本市场一直被怀疑利润微薄。
零跑的IPO财报和360集团公布的数据间接证实了这一点。
对于哪吒和零跑而言,实现品牌向上即是实现阶层跃升,打破品牌固化,在高端站住脚。
于是哪吒重点打造了一款车哪吒S。
S在汽车界有特殊的涵义,具有一定的符号意义。
01.
电动轿车市场新来了一款S
今日,哪吒S·耀正式上市。
在此前6月的重庆车展上,配备剪刀门限量999台的哪吒S耀世版喊出了33.8万的售价。
哪吒S凭什么卖到三十几万?这大概是很多人看到价格的第一反应。
这种反应对哪吒极不公平。
智能电动汽车的版图正是鸿蒙初开,可谓有明星无门阀,虽诸候林立,但并没有谁成就了霸王功业。
哪吒S为实现阶层的跃升之路,选中了两条技术路线。
其一在动力模式上,引入增程模式,与长安深蓝SL03一道开启了增程轿车的产品线;
其二在智能配置上,引入华为MDC技术,加入激光雷达量产车大战,挑战全场景智能驾驶。
此次发布会,除了耀世版,普通版哪吒S共推出2种动力类型三个阶梯配置共6款车型。
在动力配置上,哪吒S分为纯电和增程两种。
纯电版又分650km续航的四驱赛道车型与715km续航的后驱长续航,增程版可实现1100km续航。此外,据哪吒官方公布,后续还将推出520km续航的入门标准版,预计2023年Q1上市。
价格区间从19.98万元至33.88万元。
从营销策略上,哪吒这一次通过高性能版车型让自己挑战33.88万元的定价,哪吒对外展示了存在感。
但如果细看这款车的数据:
风阻系数 0.216;百公里加速 3.9 s;前双叉臂,后五连杆;麋鹿测试成绩可达 80 km/h;百零制动距离 36 m。
则可以说哪吒S的高性能版不仅刷了存在感,而且有硬核数据支撑,它不仅仅是为了秀一把,哪吒高喊的“一代追平”有了产品支撑。
02.
市场上终于有了增程式轿车
但从定价区间来看,可以看到增程版是哪吒重点推广的一款车型。
它也是性价比最高的车型,最低售价19.98万元至23.98万元。
这个市场需要一款增程式电动轿车吗?
需要。
哪吒S增程版,其电池容量为43.5kwh,纯电续航里程官方数据是310公里,高于众多增程SUV纯电续航里程近一倍。
这事实上已经接近多数经济型纯电动汽车的真实续航里程。
哪吒S提供了PREM模式,可以根据用户定位导航以及用户的驾驶习惯自动判断开启用油模式还是纯电模式,可以将能耗做到最低。
哪吒官方给出的数据是,如果一位车主日常的通勤里程在50公里以下,哪吒S的续航里程可以覆盖一个月22个工作日的通勤,大大降低充电或者加油频次。
而据今年初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1北京市通勤特征年度报告》,2021年北京市的通勤出行基本恢复了正常水平。2021年北京中心城区平均通勤耗时51分钟,平均每天通勤距离13.3公里。
对于一款具备310公里纯电续航的增程动力轿车,一周充一次电可以满足日常通勤,其实用性和便捷性则更具性价比。
智驾网(ID:zhinengqiche)一直呼吁主机厂重视增程模式,尤其是增程式轿车可以实现更高的性价比。
当然市场上有一些杂音认为增程是落后的技术。
这是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半政策、半市场的性质不了解。
在动力电池技术没有实质性提升的当下,增程式是合适的技术路线,严格意义上比插电混动更合适。
因为中国这种加大电池容量的插电式混动目前尚未经过市场长周期的严格检验,鉴于其技术组合更复杂,会不会加大维护、维修成本尚待观察。
而增程这种模式在SUV市场已有了验证,对于纯电动汽车厂商而言,不会造成研发上的过渡投入,分散精力。
03.
哪吒S竞争力如何
动力电池方面,共有三个版本,88.4kwh纯电后驱、43.5kwh增程版和95kwh纯电四驱版。
这款被命名为天工电池的密度达到了185KW。
不过哪吒S最大的不幸是今年是电动轿车大爆发之年。
这其中最简单的一个原因即是随着电池密度进一步提升,让电池可以做得更薄,使其可以适应轿车底盘。
即在本月即有长安深蓝SL03、比亚迪海豹先后上市,而蔚来eT5即将交付。而哪吒S的定价区间,同时和小鹏P7、比亚迪汉EV、特斯拉Model 3产生了交集;而非纯电市场则还有比亚迪汉DM-i,此外还包括雅阁HEV等。
以下,我们就来看看哪吒S的竞争力到底如何?
首先从尺寸上来说,哪吒S长宽高分别为4980mm,1980mm与1450mm。
达到1.36宽高比和50:50的轴荷比,重心仅470mm。车身整体低趴、稳健,运动感十足。溜背设计,隐形门把手等配置下,哪吒S做到风阻仅0.216Cd,低于特斯拉Model 3的0.23Cd,为目前最低。
外观上来看,作为B级新能源轿车,几款车都采用了车头低趴的形态,运动感十足。
哪吒S前脸上方格栅采用封闭式处理,向左右两侧延伸形成X造型。进气口采用星形矩阵点缀,辨识度十足。车头分体式大灯与细长的日间行车灯上下衔接,为车头添几分灵动。
小鹏P7车头线条则相对圆润,封闭设计更加明显,相较于哪吒S多一些憨厚感。相对来说,比亚迪汉地车头设计更偏向于传统汽车的造型。
蔚来ET5与长安深蓝SL03同样采用的是简洁利落的设计风格,ET5相对多一些柔和感,SL03则多一些锐利感。
海豹线条更加圆润,由于一定的仿生设计有些海洋生物的呆萌感。
而同样是极简风格的前脸,哪吒S与长安深蓝SL03相对而言又比小鹏P7和蔚来ET5多一些设计感。
内饰设计方面,哪吒S、小鹏P7、蔚来ET5、长安深蓝SL03均走的是新势力简洁风,而比亚迪汉和海豹则相对较为繁复。
座舱配置方面,哪吒S标配1.9平方米全景隔热天幕,智能隔音玻璃,17.6英寸中控大竖屏与13.3英寸仪表盘和12.3英寸副驾娱乐屏的组合简洁不乏科技感。
此外,哪吒S搭载720°哪吒定制环绕音响,21扬声器,主副驾双头枕音响。
哪吒S采用8155智能座舱芯片,保证车机操作流畅。此外,AR-HUD的配置使车辆更具科技感,可在前方视野内形成等效屏幕,将AR与现实场景结合起来。
小鹏P7座舱内则采用10.25英寸仪表屏加12.3英寸中控屏的组合,相对更为精简。
相比之下,比亚迪汉的内饰有更多的元素,屏幕组合为15.6英寸中控屏加12.3英寸仪表屏。比亚迪海豹内饰风格与汉相对较为接近。
我们来看各款车型的座舱配置。从表中可以看出,对比的多款车型中,哪吒S配置最高,与之最为接近的是长安深蓝SL03,但相对来说,哪吒S也是胜出的。
从表格可以看出,哪吒S在座舱上各项配置几乎都领先于竞品车辆。
以下我们来看各项参数对比。
首先是纯电车型,我们选择了各款车型的长续航版本进行对比。
从尺寸上来看,蔚来ET5,长安深蓝SL03与比亚迪海豹均比哪吒S小一圈。
哪吒S715纯电大版采用后驱模式,电机最大功率170kW,最大扭矩310N·m,百公里加速6.9s。另外,哪吒S还提供四驱性能版,百公里加速仅3.9s。
在增程车型方面,哪吒S与长安深蓝SL03为目前市场上唯二的增程轿车车型,因而我们也将它们放在一起对比。此外,我们还选择了一款插电混动车型即比亚迪汉DM-i与一款油电混动车型本田雅阁HEV作为对比。
哪吒S增程版纯电续航达到310km,为目前所有增程、插电式混动车型中纯电续航最长的车型,已经能做到和早期纯电动汽车相当的续航里程。即便以每天通勤60公里计算,按照市区路况用纯电的逻辑,也可实现一周仅充一次电。
长途出行则可通过加油补能。哪吒S增程版综合续航达1100km。
此外,哪吒S纯电版标配锻造轮毂,增程版则可选配。
<
/p>
在智能驾驶配置上,哪吒S全系标配NETA Pilot 3.0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采用5R11V传感器方案,搭载双TD A4计算平台,具备16TOPS算力。除了19项标配ADAS功能,还可实现高速领航辅助(NNP),魔法召唤(NMS),记忆泊车(NTP)等。
耀715智驾版更是配备NETA Pilot 4.0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在原有传感器基础上增加了2颗激光雷达,同时2颗前视摄像头由200万像素升级为800万像素,搭载华为MDC610平台,具备200TOPS算力,在3.0的基础上还可实现城市领航功能。
小鹏P7仅在E/E+和N+版本上配备XPilot 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采用5R13V传感器方案,N+版本仅搭载3R5V方案,且仅E/E+版搭载算力30TOPS的英伟达Xavier辅助驾驶芯片。
而比亚迪汉全系标配DiPilot 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但仅旗舰型车型与千山翠限量版配备自动泊车入库功能,且在传感器配置上采用的是1R5V与5R5V方案。
海豹采用3R5V传感器配置,标配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可实现全速自适应巡航及遥控泊车等功能。
从对比也可以看出,比亚迪在智能化方面确实比较薄弱。
蔚来ET5在智驾方面相对配置较高,除了全系标配一颗激光雷达外,蔚来ET5的自动驾驶芯片采用的是英伟达Drive Orin,算力达1016TOPS。当然,ET5的价格显然比其他车型高出了一截。标配L2级NAD驾驶辅助功能,也可选装更高等级驾驶辅助功能。
另外,长安深蓝SL03同样采用3R5V传感器配置,可实现L2级驾驶辅助功能。不过,纯电版也可选装更高阶的驾驶辅助系统。
此外,在车辆热管理方面,哪吒S采用了Hozon EPT4.0系统。九通阀让其具备多热源利用能力。而宽温热泵的应用则使其在零下18度便可启动,但哪吒S依然可以从环境中吸取热量,高效制热。这两点让哪吒S的冬季续航里程提升达20%。
此外,冬季由于温度关系充电很慢,哪吒配备的智能电池加热策略,确保加热之后电池释放的热量大于加热消耗的能量。而且,系统可以智能识别目的地,在发现用户去充电时提前加热,使其在到达充电桩时电池处于最合适的温度,使冬季充电速率提升20%。
综合以上对比,在20-30万左右的价格区间内,虽然竞争异常激烈,但哪吒S的竞争力确实也不容小觑。
在哪吒S正式发布之前,CEO张勇公布了截止6月30日,哪吒汽车今年的交付量为6.3131万辆,位列造车新势力第二,迄今已交付了16万辆。
而张勇也立了一面Flag,在今年拿下造车新势力交付量第一。
这其中哪吒S承担着殷殷期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爱驰U6开启预定 定金6000元享车价/质保等优惠
出处:网易汽车 作者: 老中医 时间:2022-08-01 浏览:0
近日,爱驰汽车旗下全新SUV爱驰U6正式开启预定。官方称:截至2022年8月4日前(含),支付定金6000元下定用户可享10000元车价优惠、整车终身质保、赠送充电桩和定单可转赠等权益,仅限1666席。
外观方面,爱驰U6沿袭了RG Nathalie车型的诸多独特设计元素,例如封闭式X型前脸、三段式运动腰线、光之刃C柱及F1风格运动包围等先锋设计,在强调动感型态的同时,传承了跑车优良的空气动力学表现,整车风阻系数低至0.26,助力实现无忧续航。爱驰U6同时配备脉冲式动态灯语,以交互式设计营造尊享体验。
内饰方面,爱驰U6内饰采用了简洁新锐的设计语言,强调横向舒展和简洁科技感。8.2英寸隐藏式仪表融合于空调出风口之中,点亮后呈现出丰富的行车信息,配合14.6英寸无框高清中控屏和全球首创的星际巡航换挡手柄,营造出满满的科技感。2.1㎡超大穹顶式全景天幕,同样带来了让人印象深刻的设计感受。
※发烧级影音空间和City Go车载游戏
爱驰U6搭载了德国Magnat品牌高保真音响,辅以前排双头枕音响功能、同级领先的NVH静音表现和无级变色AI交互氛围灯,构建了发烧级影音空间。全球首创的自研车载游戏City Go,能够结合驾驶行为和地理位置,给驾驶者带来更多乐趣。
※ AI-Cruise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在智能驾驶方面,爱驰U6将搭载AI-Cruise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全球首创的NRP窄路辅助功能,可辅助车辆以8km/h的时速自如通过狭窄路段;VRP视距内自主泊车功能在行业内保持领先,从寻找车位到停车入位一气呵成;NGA高速领航辅助则可根据厘米级高精地图和高精定位模块,辅助驾驶者完成高速切换、上下匝道、最优车道选择、自动变道超车、货车主动避让等操作,有效缓解用户长途驾驶疲劳感;此外,爱驰U6具备交通场景重构、转向灯控制变道、遥控泊车等辅助驾驶功能,复杂路况轻松应对。在实际行驶中,算法也会持续升级与更新,有效避免“鬼探头”与“幽灵刹车”等不符合实际驾驶逻辑的辅助驾驶动作产生。
※ 自研纯电MAS平台
爱驰U6基于自研纯电MAS平台打造,上钢下铝轻量化车身采用航空级连接工艺,以八环笼式结构及2000MPa军工级材料构建安全空间;全球首创的三明治结构电池包面对针刺试验,热失控控制水平高于国家标准。在驾乘方面,爱驰U6搭载自研AP4000智能电驱系统,最大功率160kW,峰值扭矩315Nm,0-100km/h加速时间不到7秒;爱驰联合Prodrive Automotive Technology共同对底盘进行调校,有效减少城市路段行驶的颠簸感,并提升激烈驾驶时的底盘支撑性。此外,爱驰采用了最新的电池管理系统、热泵空调技术,使得爱驰U6 NEDC工况续航里程为503-650k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恒驰 5 将于8月1日开启大定
出处:财经网 闫祺 作者: 老中医 时间:2022-08-01 浏览:0
7 月 31 日消息,从官方获悉,恒驰 5 将于 8 月 1 日开启大定,售价 17.9 万元,预售订金 1000 元,转大定 10000 元抵 20000 元,按交大定顺序交车,提车后 15 天内可退车并退款。汽车大定是汽车销售的术语,即交了定金、意向极高的用户。
恒驰 5 是恒大新能源旗下紧凑型 SUV,也是其旗下首款量产车型,已于 2022 年 7 月 6 日正式开始预售,此次共推出 1 款车型,预售 17.9 万元。7 月 29 日中国恒大发布公告称,截至目前已累计收到预售订单超过 3.7 万台。
恒驰汽车此前表示,首批 1 万辆新车将从今年 10 月开始陆续交付,并在明年一季度前一定完成首批 1 万辆的交付。
恒驰 5 定位为紧凑型纯电 SUV,搭载 L2.5 + 级辅助驾驶功能,搭载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额定电量 72.8KWh,续航里程 602 公里,在快充模式下,电量由 30% 充至 80% 仅需 28 分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如何才算优秀混动专用变速器?拆解吉利雷神DHT Pro后有感
出处:电动邦 作者: 老中医 时间:2022-08-01 浏览:0
主机厂为什么要造混动专用变速器?
有些或许是因为很无奈,有些或许是因为有野心,而吉利或许是因为有底气。
■ 真实的「DHT Pro」到底看起来怎么样?
在此前的《雷神DHT Pro干货篇》中,已经将该DH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硬核的分析,而今天有幸与这颗「吉利雷神DHT Pro」(后简称「DHT Pro」)在宁波·慈溪的「雷神新能源实验中心」中来了个线下见面。
如果你和我一样对『机械之美』有着一定的偏执,推荐大家可以下载以上的图片做电脑的桌面。回到正题,在此前的分析中,我们已经解释了「DHT Pro」最大的一个特点便是高度集成。
1、将两个「离合器」(即C0和C3)集成在了「P1电机」中;
2、控制「行星齿轮组件」的「制动器」集成在了一起,位于「DHT Pro」的中间,并与主减速组件平行布置,进一步缩短了这个混动专用变速器的轴向长度;
3、最后则是一点也不浪费「P2电机」的内部空间,集成了两排「行星齿轮组」。
如此集成的设计,造就了整个「DHT Pro」的轴向长度只有354mm,相比市售的大部分混动专用变速器短了26-56mm,是目前全球轴向长度最小的「混动专用变速器」。通过三挡速比,可做到全速域并联输出动力,最大输出扭矩4920N·m,扭质比41N·m/kg,全球最高。看到这儿,也让我想起了其他不少将两个「电机」平行『外挂』在「变速机构」一侧的串并联混动系统,以及将两个「电机」单独布置于「变速机构」两侧功率分流系统……好像此后,又有不少有趣的结构话题可以和大家探讨。
而纵观整个「DHT Pro」还集成了「PCM模块」(包含「双逆变器」和「电控芯片」(TCU ))、「电子高压双联泵」(ETP)以及「液压控制」等6个模块。如果让我只能用一句话来概括「DHT Pro」的结构,那只能用『螺丝壳里做道场』来形容了。
当我们把整个「DHT Pro」打碎、整理、摆盘后,或许是不是觉得部件也不是那么复杂,最左侧那一列的是「变速器」的壳体,其中一个壳体上集成了「P2电机」的「定子」;第二列主要是电控组件、液压控制组件以及冷却组件;第三列最上方的是集成了两组「离合器」的「P1电机」,然后是「差速器」、「减速齿轮」以及「前行星排」;第四列分别是「输入1轴」(前端通过花键与「离合器」(C0)刚性连接)、「制动器」的壳体和「后行星排」;后两列中多为「制动器」的组件,而比较显眼的是其中有一根空套的轴(即手绘图片中的「输入2轴」),其前端通过花键分别与「离合器」(C3)和「制动器(B2)刚性连接,同时其上的齿轮作为「前行星排」的「太阳轮」。
得益于2组「行星排」,「DHT Pro」提供了3个物理挡位,起步时匹配1挡大速比,可实现弹射起步,起步加速能力提升50%。在时速20km以上即可进入全速域并联模式,远低于日系车混动至少70km的并联车速,系统效率提高20%。80km/h以上的高速路,3挡换2挡,可以释放2680N·m,加速性能超日系同级30%,快速实现高速超车。
此前已经详解过其变速的原理,这里一图带过。其实这次我除了线下来见见「DHT Pro」这个好朋友,还带着不少的疑问,比如在浅析篇中,我初步地分析了「雷神智能混动平台」(后简称「雷神平台」)覆盖的产品线,不过当时的分析也就停留在分析上。而通过今天的开放日活动,吉利给出了更明确的拆分。
■ 「雷神智能混动平台」如何全面赋能各个品牌?
首先吉利品牌将以「雷神智擎Hi·X」混动平台为基础,推出「雷神智擎Hi·F油电混动」(HEV,后简称「Hi·X」)与「雷神智擎Hi·P超级电混」(大里程PHEV,后简称「Hi·P」)两大混动技术产品线,主打更节能、更舒适的混动体验。
1、「Hi·X」的技术特点:具备43.32%最高热效率和超40%整车节油率,满足用户 『免充电、长续航、可增程』的出行体验。目前搭载车型有:星越L Hi·F油电混动;
2、「Hi·P」(PHEV)的技术特点:具备100km及以上的大里程纯电续航、双电机等技术优势,可上绿牌,为用户带来『可城市,可远方』的新能源产品体验。目前搭载车型有:帝豪L Hi·P超级电混。
此外还将有一个由「雷神智擎Hi·X」衍生的可持续发展品牌——Hi·X Smile,旨在探索低碳生活体验,与用户共同追求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期待一下。
对于领克品牌而言,「领克智能电混Lynk E-Motive」(后简称「Lynk E-Motive」)基于雷神混动技术高阶打造而来,并结合领克的潮流出行理念,为领克新能源用户专属打造。在兼顾节能环保的同时,为年轻人群带来更性能、更智能、更个性的新潮混动体验。
「Lynk E-Motive」将涵盖3款高热效、高性能的「混动专用发动机」,2款高效率「混动专用变速器」,匹配多款不同规格高性能「动力电池」和两款高功率「后驱电机」。「E-Motive」同样会提供 「EM-F」(HEV)、「EM-P」(PHEV)两种动力形式的组合,其中「EM-P」(PHEV)可实现两驱/四驱、标准/长续航/超长续航等不同产品配型,将率先推出四驱180km(WLTC)纯电续航产品的同时,还有纯电续航WLTC工况60km、100km、150km(四驱)等更多不同版本插电混动产品。
若你问我有没有什么一眼就能看出「雷神智擎Hi·X」和「Lynk E-Motive」不一样的配置,那「2.0TD发动机+多电机驱动组合」及「智能电四驱」便是领克品牌打造与吉利品牌不同的最大特点,显然领克的产品充分考虑到驾驶乐趣和低碳节能的需求,为年轻人群量身定制,带来节能更性能的混动体验。这在当天下午我们的试驾领克01 EM- F中,也能深刻地体会到~~更多的试驾报告,可以参考电动邦的相关视频试驾节目。
■ 忽然有些感慨
本周我将两次踏入「雷神新能源实验中心」,而当我走出这里时,首先想要回答不少读者在评论区的一个问题『各家主机厂的混动专用变速器对比起来到底谁好?』其实,这个问题过于宽泛,回答的维度可以很多,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有些是因为很无奈,有些是因为有野心,而吉利是因为有底气。
然后有一个问题,忽然出现在我脑海『作为一名沃尔沃车主,如果在未来的某一天,沃尔沃也用上了吉利雷神的这套混动系统,我是否会接受?』答案显而易见——非常欢迎,完全接受! 因为这套混动系统给我一种安心感和自豪感。
最后又有一副画面又涌上心头,那便是『局座』在探讨国航母时,回顾了中国海军的发展历程,其中的艰辛让『局座』红了眼眶,捂脸哽咽。不知为何,此时此刻,我竟然产生了共鸣,我想或许是「DHT Pro」戳中了工科直男对机械痴迷的软肋,或许是我们这一代汽车人看到成果到来时,忍不住用欣喜的眼泪去洗刷过程的艰辛,然后在技术的路上继续孤独探索。
唯一不同的是,这次是昂着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广汽埃安AION LX Plus新车商品性评价
出处:车质网 赵旋丞 作者: 老中医 时间:2022-08-01 浏览:0
作为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汽车品质评价平台,车质网基于海量的汽车产品测试样本及科学的数据模型,推出“新车商品性评价”栏目。每月针对数款国内上市两年以内,行驶里程不超过5000公里的在售车型,通过客观数据和主观感受两大维度,由资深评测人员利用专业设备进行系统化的测试与评价,以全面展示和分析国内汽车市场新车整体商品性水平现况,为消费者在选购车辆时提供客观真实的意见参考。
从纯电专属平台再到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再到超倍速电池技术和海绵硅负极片,广汽埃安在多个电池科技领域取得了领先成绩,并成为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头羊。AION LX Plus是广汽埃安品牌的旗舰SUV,其不仅拥有先进的“三电”技术,舒适感、科技配置以及空间方面也有着亮眼表现。截至发稿,2022款广汽埃安AION LX Plus自上市以来还未接到质量投诉,短期质量口碑表现值得肯定。那么,2022款AION LX Plus能否延续现有良好的质量口碑表现?是否会出现一些普通消费者难以发现的新问题?本期“新车商品性评价”将为您拨开迷雾,通过客观数据和主观感受两大维度,还原一个真实的广汽埃安AION LX Plus。
一、客观数据
本项目主要通过对新车在车身工艺、漆膜水平、车内空气质量、从车内噪声、静态车内振动、驻车雷达以及灯光/视野等12个项目的实地测试,以客观数据的形式全方位直观展现新车在商品性方面的表现。
在车身工艺测试环节,整车共选取10个关键部位,每个关键部位都会选取3个关键点进行测量,以评价各关键部位缝隙的均匀程度。从测试结果来看,2022款广汽埃安AION LX Plus全车绝大多数部位的缝隙数据均值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不过,左右前翼子板与发动机舱盖连接处、左右后翼子板与后备厢连接处的缝隙均值相差稍大,但对测试结果影响不大,整体工艺水平令人满意。
在漆膜水平测试环节,通过测试结果可以发现,2022款广汽埃安AION LX Plus整车漆膜平均厚度约为150μm,达到高级车标准值(120μm -150μm)。从各关键部位的测试数据来看,除车前机舱盖和左右两侧前翼子板以外,其余部位的漆膜厚度均值超过了高级车标准值,表现较为出众。不过,发动机舱盖漆膜厚度均值甚至都未达到中级车标准值,与其它关键部位差距较大,另外,车辆前半部分的漆膜厚度值普遍低于后半部分,整车的漆膜喷涂均匀性仍有提升空间。
在车内空气质量测试环节,将车辆放置在车辆较少的内部地面停车场中,实测2022款广汽埃安AION LX Plus的车内未检测出甲醛成分,同时PM2.5等物质的含量也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完全符合2012年3月1日起实施的,由原环保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7630-2011)中的相关标准。
在静态噪声测试环节,2022款广汽埃安AION LX Plus在静止状态下车内的静谧性表现出色,其噪声值仅为30.9dB,几乎可以做到与外界环境音隔绝。由于采用电动机驱动,车辆启动后不会出现明显的噪音,不会对车内驾乘人员造成任何干扰。
在空调噪声测试环节,先将测试仪器置于距空调出风口大约10cm的位置,然后将空调风量由小到大依次调高,并测量在不同档位下驾驶员位置的噪声值。经实测,2022款广汽埃安AION LX Plus的空调调节共分7档,开启最高档时测得噪声值为66.7dB,依旧处于人体可以忍受的范围,不会对驾乘人员造成过多干扰。
经过实测,在怠速和负载两种状态下,方向盘测得的振动数值始终为0。相对而言,前后排座椅测试点在负载状态下测得的振动数值较高,不过体感并不明显。
此外,我们还针对驻车雷达、灯光/视野、操控系统、轮胎轮毂、天窗、座椅、后备厢进行了测试。经过测试,2022款广汽埃安AION LX Plus整体表现达到了豪华水准。其中在轮胎方面,该试驾车采用的是米其林Primacy 4系列轮胎,主打静音舒适,价格不菲,同级别优势明显。此外,广汽埃安AION LX Plus车内采用全景天幕,整体尺寸非常可观,能够为后排乘客带来不错的通透性。不过,在测试过程中专家评审团发现2022款广汽埃安AION LX Plus的前/后驻车雷达仅提供三段蜂鸣,与驾驶者日常驾驶习惯不符,同时车辆的前/后视野表现处于同级别中下游水准,需要驾驶者多加留意。
二、主观感受
本项目由多位评审员针对新车静态和动态方面的实际表现来进行主观评价。其中,静态方面包括外部、内部、空间和人机交互四大部分;动态方面包括加速、制动、转向、驾乘感受和行驶安全五大部分。最终,综合参考各位评审员给出的主观评价意见给出总得分,以从主观感受的角度反映新车在商品性方面的实际表现。
在外部感受评价中,2022款广汽埃安AION LX Plus整体表现出色,在灯光配置、电动机舱开启便利性等方面得到了专家评审团的高度肯定。测试车型配备了LED大灯,照射亮度与范围都非常理想,支持LED日间行车灯、自适应远近光、自动头灯、大灯延时关闭等功能。同时,该车配备感应式解锁,驾驶者携带钥匙后,在靠近车辆1米所有位置便可感应解锁,实用性非常强。略有遗憾的是,作为一台33.96万元售价的车型,其机舱盖仍采用手动支撑杆,略显廉价,且未配备手动钥匙。
内饰部分,新车整体布局十分简洁,符合当下新能源趋势,中控区域没有物理按键设计,功能全部集成在中控屏之中,看上去十分清爽。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广汽埃安家族的旗舰SUV,新车在用料上十分厚道,中控台、车门内侧、中央扶手均采用了大量软性皮质,不仅触摸手感细腻,米黄色的色调也令车内看上去更温馨,但日常打理起来有些麻烦。
此外,作为一台家用SUV车型,广汽埃安AION LX Plus在舒适性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前排主/副驾驶座椅分别支持12向/6向电动调节,并配有三档座椅通风和加热功能,而第二排座椅不仅可以比例放倒,“老板”座椅还支持靠背/腿托调节,可以说一应俱全。不过,新车前排中央扶手并不支持调节,虽然驾驶时能够将手肘搭在上面,但姿势并不是特别舒服。还有一点需要吐槽的是,方向盘两侧的多功能按键设计位置太过靠近边缘,在实际驾驶过程,手掌会出现误碰。
乘坐空间方面,定位为中型SUV的2022款广汽埃安AION LX Plus整体表现令人满意,前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均较为充足,同时该车顶部采用全景天幕,因此前后排乘客头部空间表现更加优秀。储物空间方面,2022款广汽埃安AION LX Plus前排储物空间数量相对较多,前排中央通道下方采用掏空设计,方便存放大件物品。后排除门板储物槽外,前排座椅后置物袋采用分层式设计,能够分类储放物品。另外,中央扶手除配备两个杯架外,后方还设计了储物格,使用起来十分顺手。
15.6英寸中控屏内部采用ADiGO 4.0智能物联系统,2022款车型还新增加了语音操控驾驶模式、能量回收以及车辆控制等功能。座舱系统芯片则是来自高通8155芯片,整体操作较为流畅。人机交互方面,智能语音系统支持唤醒词开启,语音系统的反应速度较快,同时能够实现的功能操作也比较广泛,并且还支持多项指令同时操作,大幅提升了使用便利性。
对于电动车的动力而言,得益于电动机的特性,车辆的加速表现要比燃油车亮眼许多,更何况这台AION LX Plus搭载了前后双电机,电动机总功率达到了360千瓦,总扭矩达到700牛·米,官方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3.9秒,堪比燃油性能车。实际体验也如此,切换至运动模式,深踩加速踏板,强大的G值将你牢牢按在座椅上,如此的加速表现绝对能够满足年轻人对动力的追求。当然,作为一台家用车,平稳的驾驶才是主要目的,普通模式下,加速踏板力度非常适中,脚腕的力度也跟提速表现成正比,驾驶起来非常轻快。
在制动表现方面,广汽埃安AION LX Plus制动脚感表现不错,要比很多电动车都自然。同时,对于电动车而言,消费者对于动能回收的感受要比制动脚感更加关心。该车配备I-Pedal单踏板模式,在市区驾驶减速效果十分明显,控制好力度后,可以做到拥堵路段无需踩刹车从而进行跟车。值得一提的是,在高速行驶时,单踏板模式能量回收力度没有那么强,可以让车辆滑行的稍远一些。需要吐槽的是,切换或退出单踏板模式需要将车辆完全停下来,日常使用不是很便捷。
广汽埃安AION LX Plus的转向手感比较轻盈,属于家用车的设计风格,并且每种驾驶模式下的方向盘转向力度差别并不大,所以不建议切换SPORT模式进行各种激烈的劈弯动作。
悬架方面,广汽埃安AION LX Plus采用前麦弗逊、后五连杆的悬架结构,整体调校偏向舒适,这也符合它的定位。车辆在面对坑洼路面或者减速带时,悬架处理得比较从容,不会显得太生硬,且对于较大起伏路面时,悬架也能较好地拉住车身,不会有太多的跳跃感。
广汽埃安AION LX Plus搭载了ADiGO3.0辅助驾驶功能,在高精地图的加持下,车辆可实现0-120km/h全速域自动跟车,可实现刹停和自动起步,实际体验较为舒适。同时其定位精度能够达到10cm,且可以精准识别每条车道的曲率、坡度、航向、侧倾,从而使得提前预判前方1公里的行车路况,做出合理的加速、减速、转向动作,而每一个动作处理的都非常柔和,不会有突兀的感觉。
总结:
综合以上各项测试结果得出结论,2022款广汽埃安AION LX Plus在客观数据和主观感受方面的整体表现达到了专家评审团预期。客观数据层面,车身工艺和漆膜喷涂厚度整体表现出色,不过个别部位漆膜喷涂的均匀性表现欠佳,另外前/后驻车雷达提示蜂鸣距离,与驾驶者日常驾驶习惯不符,且车辆的前/后视野范围表现一般,日常驾驶需要多注意。主观感受层面,2022款广汽埃安AION LX Plus在内外设计、用料、人机交互以及舒适性配置等方面展现出了过人的实力,不过一些细节方面还有提升空间,例如机舱盖采用手动支撑杆,没有配备机械钥匙等。综合来看,2022款广汽埃安AION LX Plus的商品性表现在测试过的同级别车型中处于上游水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售19.98-33.88万元 哪吒S正式上市
出处:网易汽车 作者: 老中医 时间:2022-08-01 浏览:0
今日,哪吒S正式迎来上市,新车推出纯电、增程两种动力共计8款车型,其中纯电版车型售价区间为24.58-33.88万元,增程版车型售价区间为19.98-23.98万元,纯电版车型CLTC综合续航里程提供650km和715km两种版本,増程版车型CLTC纯电续航里程310km,满油满电总续航里程达到1160km。同时,该车将于2022年第四季度启动交付。
哪吒S | |
车型 | 指导价(万元) |
增程式电动车型1160km小版 | 19.98 |
增程式电动车型1160km中版 | 21.58 |
增程式电动车型1160km 大版 | 23.98 |
后驱长续航车型715km 中版 | 24.58 |
后驱长续航车型715km 大版 | 26.98 |
后驱长续航车型715km 激光雷达版 | 31.98 |
四驱赛道车型650km 大版 | 27.98 |
四驱赛道车型650km 耀世版 | 33.88 |
网易汽车 |
运动型轿跑 耀世版配跑车同款剪刀门
哪吒S外形采用经典轿跑车身比例,长宽高分别为4980*1980*1450mm,轴距2980mm,实现了同级超大宽高比1.36,搭配470mm低重心,50:50前后轴荷配比,不仅看上去更加低趴,还营造出蓄势待发的车身姿态。
新车的前部造型做了颠覆性的调整,将一般会布置在机舱盖与保险杠之间的大灯组,完全布置在了正前方的保险杠上,这一调整,使得整车前部视觉重心进一步降低,俯冲感进一步加强。而没有任何元素干扰的机舱盖,则显得更加优雅、修长。
分体式前大灯设计目标也同样追求高度方向上的尺寸极限,超薄透镜组成的前大灯被布置在保险杠上,配合15mm-5mm左右渐变厚壁式日行灯,使新车前脸表情不怒自威,充满进攻前的凶狠感。
哪吒S耀世版车型最为抢眼的地方当属跑车同款的“猎翼”展翼式前车门,打开车内立刻成为人群中的焦点。此外还支持电动开启、电吸关闭,让上下车辆变得有仪式感。据悉,耀世版全球限量仅999台。
车身侧面采用溜背式造型,C柱上方的黑色饰条向车尾方向穿插而去,与非常顺滑流畅的车顶线条相得益彰。除此之外,新车的B柱和C柱均采用黑色玻璃饰板,与侧窗玻璃形成一体式设计,看上去更加简洁又不失精致感。隐藏式门把手也进一步优化新车的空气动力学表现,让哪吒S的风阻系数低至0.216Cd,极大提高了车辆的加速性能和操控稳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新车还使用更加炫酷的无边框车门,势必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者。此外,车门的开启方式也换装更加便捷的电子按钮,而车窗玻璃升降也使用触摸滑动控制,科技感更强。
哪吒S搭载的1.9㎡全景隔热天幕,不仅可以阻隔85%的热量和99.9%的紫外线,还能使车内视野更开阔,为用户带来更为舒适的驾乘体验。
新车使用轻量化锻造轮毂,内部细辐条由中央开始发散,形成环环相扣的参数化样式,造型简洁又不失运动感,官方称之“Force韧”。搭配前4后2制动卡钳和米其林PILOT SPORT 4轮胎,带来更加出色的制动表现。
车尾方面,车身两侧突出的轮肩借鉴跑车上的经典元素,搭配由168颗Led灯珠组成的贯穿式后尾灯,进一步拓宽车尾的横向视觉。
新车后备箱尾门的设计也十分巧妙,通过使用更加复杂的闭合机构,让后备箱不仅开口更大,还不破坏车尾的整体感。
外观颜色方面,哪吒S提供粒子蓝、闪影红、彗星白、星云紫、极夜绿、幻夜黑、蓬勃黄、猛禽棕、绝尘银共计九种车漆颜色,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用车需求。
四屏交互系统 科技感爆棚
哪吒S内饰延续科技集成简约风格,使用最少的元素及大量横向线条勾勒出最有层次的效果。车内配备了四块屏幕,包含13.3英寸隐藏式仪表屏、17.6英寸中控屏、12.3英寸副驾驶娱乐屏幕和AR-HUD,形成四屏交互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新在中控台上还加入透光膜片材质,未通电状态下呈现全黑色,充满神秘感,通电后,隐藏屏点亮一直延伸至门板,将车内科技感直接拉满。内饰颜色方面,哪吒S提供刺客黑、武士橙、铁骑灰三种选择。
新车创新性的配备悬浮式多功能方向盘,将两侧多功能按键区域进行悬空处理,带来极致简约又科幻的用车体验。此外,高集成度也是悬浮式多功能方向盘的一大亮点,一颗轨迹球加两个体感触控自定义按键的组合,可实现多种功能定义。
13.3英寸隐藏式仪表盘作为AR-HUD的备份,保障驾驶员及时获取车辆运行的相关参数信息,还能进一步提升行车安全性和娱乐性。
AR-HUD抬头显示可直接将画面投射在驾驶员视线正前方的挡风玻璃上,形成49英寸投影面积,将仪表信息、导航、安全辅助驾驶等丰富应用场景映射在前挡风玻璃上。
中轴线上与仪表板交汇处,哪吒S配置了17.6英寸超大悬浮式中控屏,厚度最薄13.3mm,黑边最窄6.5mm,屏占比接近90%,搭配精雕细琢的镁铝合金材质的外壳,更显纤薄与精致。
17.6英寸中控屏的分辨率为1600*2560,显示效果达到2.5K级别。内部UI设计更加合理,将大部分常用功能通过手势操作快速在主页之中触达,避免多层级菜单带来的操作不便。
12.3英寸副驾专属影音屏,除了提供腾讯视频、爱趣听等多媒体内容外,还可显示导航画面,进一步提高副驾人员娱乐性。
新车的座椅采用偏运动化设计,功能方面也十分丰富,其中主副驾驶位12+6向电动调节,还支持加热、通风、腰托、按摩等功能。带来更加尊享的乘坐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新车并未设计常规的座椅调节按钮,而是将座椅调节功能全部集成到中控屏幕中进行控制,更加便捷高效。
全系后排座椅靠背也可实现8°电动调节,为用户带来兼具运动和舒适的驾乘体验。
得益于圆弧形造型的全景天幕,身高180cm的体验者来到车内还能获得不错的头部空间,不仅如此,这样的设计还能为后排乘客带来更加开阔的视野。
音响方面,新车拥有21个扬声器,包括12个主扬声器、1个重低音、4个顶棚扬声器、4个头枕扬声器,功放最大输出1216W,形成720度环绕音效。此外,主副驾驶座椅均内置头枕内嵌扬声器,并且支持独立音源播放,形成互不干扰的独立影音环境。
智能驾驶方面,哪吒S提供了TA PILOT 3.0和TA PILOT 4.0两种方案选择。本次实拍的哪吒S耀世版采用TA PILOT 3.0智能驾驶系统,配备5颗毫米波雷达、11颗摄像头,能够实现智能领航辅助(NNP)、记忆泊车(NTP)等多种智能驾驶辅助功能。
而TA PILOT 4.0智能驾驶系统,应用可实现200TOPS高算力的华为MDC计算平台,采用2颗固态激光雷达;11颗辅助驾驶摄像头;5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传感器、高精定位单元及高精地图等感知单元,能够在高速及城市道路实现领航辅助驾驶以及在泊车、远程召唤等部分场景下实现高度自动驾驶辅助。
山海平台首款车型 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模式
山海平台是哪吒汽车在2021广州车展期间发布的全栈自研的智能安全汽车平台。而哪吒S则是基于“山海平台”打造的首款运动型轿跑,将提供增程、纯电两种动力类型。
其中哪吒S耀世版采用前后双电机设计,最大功率340kW,最大扭矩620N·m,0-100km/h加速时间仅需3.9s,CLTC纯电续航里程达到650km。 此外,还将提供715km后驱长续航版车型。増程版车型CLTC纯电续航里程310km,满油满电总续航里程达到1160km。
底盘方面,哪吒S采用前双叉臂悬架+后五连杆悬架组合方式,并且与保时捷联合开发、调校。搭配50:50的前后配重,进一步提高车辆驾驶时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确定延长 新能源车购置税继续免征
出处:汽车公社 杨晶 作者: 老中医 时间:2022-08-01 浏览:0
作者丨杨 晶
责编丨杨 晶
编辑丨朱锦斌
2014年,出于各方面因素考虑,我国首次实行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政策。并于当年的9月1日开始执行,持续到2017年底。201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2.04万辆,到了下半年这个数字变成5.42万辆。
可以看出,在“真金白银”的政策推动下,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发展轨道。虽然2014年全年7.4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与乘用车整体2349.19万辆相比,还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据。但是这两大数据放在2021年,则发生了质的变化。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352万辆,全年乘用车累计销量2627.5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由2014年的0.3%,提升至2021年的13.4%。这其中,离不开各个层面的努力。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减征购置税带来的最直接利益。
实际上,原本计划于2017年底到期的政策。由于市场反响积极,为了进一步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该政策延续至2020年末。2020年3月,为促进汽车消费,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再次被延长两年至今年年底。
不过今年的中国汽车产业遭遇“至暗时刻”,因此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的呼声高涨。而在7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
虽然此次没有还没有明确延续到具体的时间点,但绝对是一个值得庆幸的消息。此前,无论是燃油车购置税减半的政策,还是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政策,都直接推动了销量的直线增长。
据工信部相关数据,2016年-2020年间,我国每年给予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金额就从8.6亿元增长到105.4亿元,补贴总额超过300亿元。在此背景下,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从2012年底的2万辆,大幅攀升到2022年5月底的1108万辆。
而今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征政策延续,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刺激消费。7月29日,商务部召开“2022年上半年商务工作及运行情况” 专题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1万亿元,同比下降0.7%。
其中,4月受疫情冲击明显,增速跌至-11.1%,5月降幅收窄至-6.7%,6月增长3.1%。新型消费实现较快发展。直播电商、无接触服务等新型消费发展态势较好,上半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5.6%,占社零比重提高至25.9%。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1.2倍。
在宏观层面,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成为稳定经济的重要手段。根据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汽车类零售总额达3.7万亿元,同比上涨3.6%,占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为8.4%。近十年来汽车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稳定在8.3%-11.1%之间,具有强大的产业链拉动效应。
但是对中国的汽车产业来说,发展新能源汽车依然承载着“换道超车”的任务。
2021年中国品牌纯电动乘用车销售192万辆,占国内纯电动车总量的80.3%。与此同时,我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不再依靠低价取胜。全球10强新能源汽车企业当中有足足6家是中国的,这充分证明了中方在这一领域拥有的巨大优势。
“经过十几年培育,给力的政策、企业的创新、消费者了解的加深,都对新能源汽车发展形成合力。”以比亚迪、广汽埃安为首的传统新能源车企,一举击穿了外资品牌在中端市场的防线,而“蔚小理”、高合等品牌则卡位豪华品牌,持续领跑。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整体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不均衡状态。以“蔚小理”、特斯拉为首的电动车企成功占位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而随着五菱宏光MINIEV、长安奔奔EV等一系列产品的爆发则形成了较为规模的低端新能源领域。
实际上,参考燃油车市可以看出,中国车市健康态的情况应该是呈现“纺锤形”的中端市场更为广大。而当下这一“沙漏型”的结果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并不成熟的体现,好在随着技术的进步,消费者意识形态的改变,中端市场开始有了改变。
而要说中端新能源汽车的体量的增长,这其中离不开比亚迪的贡献。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也不再是唯政策导向,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的市场化竞争趋势。因此,包括长安、广汽等在内的车企连续推出多款中端新能源产品,并且长安深蓝SL03大有热销之势。
反观外资品牌,宝马、奔驰与奥迪信誓旦旦地要将中国作为全面落地电动化的桥头堡,丰田、本田和日产接连将自家的原生纯电车型,看似是过去半年外资品牌最显著的战略性表现。但是从销量和市场表现来看,都没有撼动中国品牌的力量。
数据显示,2022年6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为25.60%。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不断攀升,2022年6月份高达43.66%,占比稳超四成;1-6月则为40.30%,远远高于市场整体水平。
过去五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为活跃的新能源汽车创新策源地和高端生产基地。同时也加速了一批电池厂商、智能驾驶等零部件企业、科技企业在全球崭露头角。
相关机构预计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超过25%,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到500万辆以上;到2030年将实现55%的渗透率,达到1600万辆的规模。在这个过程中,将会有更多的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