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H9正式下线 配备3.0T动力/6月正式上市
出处:易车网 杜宇 作者: 老中医 时间:2020-05-13 浏览:0
日前,红旗H9正式下线。新车是目前红旗品牌旗舰车型,定位中大型轿车,并将推出双色车身版车型可选,动力方面,新车将配备3.0T发动机,之后会推出2.0T车型可选,新车之前已经开启网上预订,预将将于6月正式上市。
红旗H9的亮点就是外观部分。大尺寸直瀑式进气格栅、U型格栅饰条,还有双色车身、溜背设计等,这些都让红旗H9看起来很有气势。同时还多了一些时尚、运动的元素,内部LED灯带辨识度很高。
车辆内饰设计十分方正,大量木纹、皮革和镀铬材质的加入,更显整车的豪华感。另外,大尺寸全液晶仪表盘、中控显示屏以及12英寸宽幅HUD抬头显示、流媒体后视镜,还有红旗Smile 1.0智能车载系统,看起来科技感十足。
新车将搭载3.0T机械增压V6发动机。发动机最大功率为272马力,峰值扭矩为400牛米。传动系统匹配DCT400型七速双离合变速箱,百公里加速时间小于8秒。底盘方面,新车采用基于纵置发动机的后驱底盘,并配备空气悬架系统。此外,未来红旗H9还将提供2.0T发动机车型。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
戴姆勒提名毕睿德为监事会主席 明年股东大会后接任
2020-12-04
-
江淮大众改名只是第一步,未来大众汽车更多车型将导入
2020-12-04
-
大众,终于成了丰田
2020-12-04
-
奥迪发布五年投资计划,巨头开启电动车攻势的最佳范本
2020-12-04
比亚迪秦Pro超越版将于5月20日上市 预售价8-10万元
出处:易车网 杜宇 作者: 老中医 时间:2020-05-13 浏览:0
日前,我们从比亚迪官方获悉,秦Pro超越版将于5月20日上市,此前新车已开启预售,将推出三款车型,预售价8-10万元。新车的最大亮点是搭载了手机NFC车钥匙功能。
新车在造型方面与现款车型保持一致,但在配置方面,秦Pro超越版将增配后排中央扶手(带双杯托)、主驾6向电动调节座椅、外后视镜电动折叠、锁车自动折叠、四门车窗一键升降带防夹、双温区自动恒温空调、后排空调出风口等舒适性配置。
此外,新车还搭载了手机NFC车钥匙功能,手机NFC车钥匙为用户全新的解锁车门的方式,目前,国内主流手机品牌只要支持NFC,就都可以适配手机NFC车钥匙功能。
动力方面将搭载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18kW,最大扭矩245N.m,与之匹配的是6挡手动及6挡双离合变速箱。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
戴姆勒提名毕睿德为监事会主席 明年股东大会后接任
2020-12-04
-
江淮大众改名只是第一步,未来大众汽车更多车型将导入
2020-12-04
-
大众,终于成了丰田
2020-12-04
-
奥迪发布五年投资计划,巨头开启电动车攻势的最佳范本
2020-12-04
取代中控屏?奥迪将要开发车内投影仪
出处:汽车之家 李争光 作者: 老中医 时间:2020-05-13 浏览:0
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场景?当车辆自动驾驶功能越加完善,我们就可以放开方向盘进行娱乐活动。此时,如果中控屏还设计在正前方,恐怕就不能躺着看电影了。日前,汽车之家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奥迪申报了一份新专利,发明了一种适用于车内的全新投影仪,并且可调节显示区域的尺寸。
和普通投影仪有所不同,车内投影仪分为投影仪本体与投影面两部分,该设备是从投影面的背面进行投影,并能够从正面观看显示内容。如图显示,投影仪5的内容可以展示在投影面4上,当驾驶员座椅移动时,投影面4的尺寸也可以改变。
『奥迪车内投影仪示意图』
也就是说,当驾驶员亲自驾驶汽车,处于驾驶员位置,投影面就可变小,让驾驶员看到所有信息;如果驾驶员处于距离投影面较远的休息位置时,则投影面的尺寸会根据需求而增大,驾驶员仍可以看到所有信息。
据了解,车内投影仪是为完全自动驾驶车辆设计,这样驾驶员可远离驾驶区域进行其它娱乐活动。不久前,奥迪宣布放弃在下一代奥迪A8旗舰车型中引入L3级自动驾驶技术,未来是否会直接迈入L4级阶段呢?如果这样的话,传统显示屏就会受到限制,而车内投影仪可提供全新的视觉体验。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
戴姆勒提名毕睿德为监事会主席 明年股东大会后接任
2020-12-04
-
江淮大众改名只是第一步,未来大众汽车更多车型将导入
2020-12-04
-
大众,终于成了丰田
2020-12-04
-
奥迪发布五年投资计划,巨头开启电动车攻势的最佳范本
2020-12-04
深评:车企换标背后 市场布局哪家强?
出处:汽车之家 行业评论员 作者: 老中医 时间:2020-05-13 浏览:0
自2018年中国车市进入销售寒冬期后,很多车企都业绩下滑,部分品牌更是迫于无奈黯淡离场,连同其车标一并退市。而另一边,尽管销售形势不乐观,更多的企业还是选择紧跟当下流行风向,扎堆进入到推出新车标的浪潮中,试图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推动从产品到品牌端体系竞争力的提升,筹谋厚积薄发。
那在各家厂商纷繁的换标动作中,又有哪些不同?换标背后,又折射出车企怎样的市场战略?结合近期的车企布局动向,带着诸多问题,我们来一探究竟。
60s快速了解本文核心论点:
●在企业高速成长初期,多以单品牌布局产品,通过聚焦来保证产品销量;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为破除增长瓶颈,企业大都通过车标“改头换面”或布局多车标,迎接新市场挑战;
●近年来,主要车企品牌均推出扁平化设计方向的新标,其中吉利已经应用到车型中;
●在各品牌换标或增加运营新标的背后,主要寄托着车企从传统汽油车向电动化产品转型,从低端低价产品形象向高端化、年轻化认知升级的战略思考。
被车企“玩坏”的车标(车标的分阶段运营策略)
泰戈尔说“静止便是死亡”,强调生命在于运动和改变。对于企业而言,也是一个道理,车企只有紧跟消费需求和市场变化,适时调整,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车标作为企业最具象化的品牌特征,历代车标“名片”的更迭,其实就是汽车品牌在各个发展阶段战略转型的风向标,镌刻着每个时代的印记。
如果根据时间轴来梳理中国汽车市场的成长历程,不难发现,在“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三个时期,汽车销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5.6%、12.1%和-2.5%(仅计算2006-2019年),车市先后经历了高速成长期、增长放缓期和衰退期,从增量时代向存量时代转型。
在这其中,众多企业根据外部销售形势的变化,因势利导,对品牌车标的运营策略也从“独苗培育型”逐渐向“开枝散叶型”靠拢。其中,“独苗培育型”的模式,即在市场野蛮生长期,汽车整体的保有量偏低、市场可选择车型较少,企业重点基于单一品牌单一车标布局产品阵容,通过夯实基础车系来“打地基”,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
『丰田汽车新老标识对比』
进阶的“开枝散叶型”模式,即当现有市场增长趋缓并进入停滞期,汽车整体保有量大、各品牌旗下产品较多,加之消费者愈加成熟和理性,品牌间的壁垒效应逐渐显现,产品自身溢价能力的增长遇到瓶颈,简单的“一牌一标”产品阵容已经不能支撑企业销量和盈利性的持续增长,所以车企往往通过布局多品牌多车标或在同一品牌内经营多个车标,以此为据点,建立鲜明的车系“族群”区隔,以谋求进击新的市场蓝海。
推出新车标,改头换面,意味着放弃长久积累的无形资产,打破顾客对品牌已有的认知和记忆,可能引起消费者的不信任和低接受度,而且运营及推广费用投入也较大,存在较高的风险。早期的吉利,在发展初期就通过多品牌多车标战略,打造了分别定位家用市场的的帝豪、高端市场的英伦及清洁能源动力的全球鹰三大品牌车标系列,然而复杂的产品阵容管理难度及收效性等因素影响下,最终促使其在2014年将旗下各个子品牌车标“三合一”,回归为吉利的“六块腹肌”第三代车标。
但根据麦肯锡的调研数据看,近年来用户再购选择同品牌的比例大幅提升,而且成长潜力较大的三四线城市及中高价产品,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尤其突出,潜台词就是说,未来随着品牌影响力的持续增强,市场份额的集中度也预计进一步上升,强弱品牌分化程度愈加明显,而如果弱势品牌不能尽快提升品牌形象,未来在市场继续存活的难度将更大。而破除现有品牌壁垒和限制,除了产品端的竞争力,车企首先想到的就是在既有品牌车标上做文章。
老子在《道德经》中曾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实无论是基于原有车标发生内部裂变而重塑变新,还是从单一车标不断分化实现多标并举,在时代更替下,一代新标换旧标,都是品牌向上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期车企推新标趋势(外在变化形式)
纵观近几年的市场形势,无论是中国本土品牌,还是非本土系品牌,其实都在推新标。其中,在中国品牌的新标变化中,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基于当前车标实施再优化设计,以改进换新。以吉利和长安两品牌为代表,均是在保持原有车标设计轮廓基础上,进行了扁平化处理,其中,吉利第四代全新车标应用速度最快、普及的车型范围也最广,缤越、缤瑞等产品均已使用该“六块腹肌”黑色车标,整体看似较为平稳化的过渡方案,也受到广泛认可。
主要品牌推出新车标动向 | |||||||
国别 | 品牌 | 各品牌换标或推新标动向 | |||||
本土系 | 吉利 | 2019年2月,官方发布吉利第四代纯黑车标(扁平化设计),并逐渐在全系车型中应用(缤越、缤瑞等); | |||||
荣威 |
2020年4月,全新“狮标”和“R标”亮相,“R标”主要面向荣威中高端新能源系列车型(首车为极光号),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全新“狮标”则替代当前车标(首车荣威RX5 Plus); |
||||||
哈弗 | 2018年8月,发布面向90后消费群体的全新F系品牌及全新品牌标识(哈弗F5、F7),与主攻80后消费群的H系齐头并进; | ||||||
长安 | 2019年9月,更换新LOGO,在经典的立体造型感的长安标基础上,进行扁平化处理,标识本身全为黑色元素,目前已应用到市场推广活动中; | ||||||
比亚迪 |
2019年3月,推出e系列首车(e1纯电动车)上市,悬挂“BYD”蓝色车标,与王朝系列“秦”等篆体车标做到区分; 2019年4月上海车展,比亚迪全新四座超级跑车概念车e-SEED GT亮相,并悬挂品牌全新车标,预计在未来高档电动车系上搭载; |
||||||
新宝骏 | 2019年1月,上汽通用五菱发布全新标识“钻石标”(立体标),搭载在其高端系列产品上(新宝骏RS-5等),与原宝骏品牌做到产品区分; | ||||||
奔腾 | 2018年10月,发布新奔腾品牌发展战略,启用全新“世界之窗”品牌标识(首车奔腾T77),在市场营销、车型投放方面升级; | ||||||
BEIJING | 2019年10月,BEIJING品牌正式发布,北汽绅宝和北汽新能源产品更换为BEIJING标识(BEIJING-EU7、BEIJING-X3); | ||||||
非本土系 | 大众 | 2019年9月,在媒体宣传中开始采用全新LOGO形象,新LOGO基于当前车标进行了扁平化处理,国内宣传推广活动已经开始启用新标; | |||||
丰田 |
2019年5月,丰田发布了一组全新品牌标识,相比老款,新LOGO以扁平化风格为主,辨识度更高,预计在未来逐步推广应用; |
||||||
起亚 | 2019年,经过扁平化全新设计的车标已经完成专利申请,近期新车标已经曝光,预计在2020年10月正式发布并应用; | ||||||
日产 | 2020年宣布申请了全新的“二维”车标(白底黑色),并对Z系列跑车标识进行了全新设计; | ||||||
奥迪 | 2006年,奥迪更换全新扁平化品牌LOGO(白底黑色),以用于对外宣传; | ||||||
宝马 | 2020年3月,推出了i4纯电动概念车,并发布经过全新扁平化设计的LOGO(去掉原车标盾牌周围黑环),国内宣传推广已经采用新标; | ||||||
制表:汽车之家 行业频道 来源:媒体公开发布内容整理 |
第二类,则是完全摆脱了原有品牌车标的框架束缚,彻底换新。以奔腾、BEIJING和新宝骏为代表,新一代车标上几乎看不到与原标存在联系性和继承元素,新旧标设计也形成了强烈的画风反差感,而市场反馈及代表产品的销售表现也不尽相同。
第三类,是在原有品牌车标基础上,保持适度优化和与增加新标双管齐下。以荣威、比亚迪和哈弗为代表,不仅对现有品牌进行适度改良,而且推出了与现有品牌在设计上能看到直观相关性的新品牌,举例来说,哈弗如今的F系和H系双标,视觉上看只是颜色的差异较大,轮廓及内部造型相差无几;荣威全新“狮标”和新增加的“R标”,也都以“R”字来作为联系的纽带,而这类双标,既做到了造型区隔,又保持了车标间的关联性,应该说操作颇为讨巧。
『荣威RX5 PLUS是首款采用新狮标的产品』
而在非本土系品牌中,整体的操作手法则比较趋同,都是采用扁平化的设计理念,对当前车标进行改良。多数品牌都已经公布了新车标方案,但截止目前,搭载新一代车标的产品并未登陆国内市场。宝马、大众以及在2006年最新发布扁平化新标的奥迪,在国内的市场推广活动中,已开始以新标示人,不过整体应用和推广速度都相对较慢。
事实上在互联网领域,去繁化简,同时又在最大程度上强化核心价值属性的扁平化设计理念,早已普及。而在汽车行业中,整体来看,采用崭新升级造型、扁平化风格的车标,也大概率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同时,跟当前市场中大多富有“金属气”的三维车标相比,简洁美观的扁平化车标确实也更契合电动化、智能化的新时代产品形象,新标也成为车企叩开“新四化”大门,最好的形象代言人。
案例分析:推新标背后,车企的产品战略思考(内核)
车标的外在设计革新,还需要产品和技术等“内核”驱动所辅助,才能在助力品牌形象提升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即便是再金玉其表的新标,也只会让客户觉得企业是“空心汤圆”,品牌力不升反降。在各企业“乱花渐欲迷人眼”般的推新标风潮下,如果进行梳理,不难发现,伴随新标实施的车企战略方向大体有两个。
『宝马车标演变史』
首先,是电动化,通过新标车系,实现从现有阵容到新一代电动化产品的跨越。实际上,在欧美地区,特斯拉Model 3的销量已经一度超过奔驰C级、宝马3系等传统豪强,燃油车市场本已固化的竞争关系,受新电动车品牌的冲击,影响度不断加深。而国内,电动化趋势也已经不可逆,但在早期政策驱动市场环境下,为应对双积分及新能源车补贴政策,传统车企都是对现有燃油车的前格栅和动力等做简单调整,来开发电动产品,并不能给用户提供较好的使用体验和传递向上的品牌形象。
而随着补贴的退坡,在市场需求导向下,通过新标和新产品“族群”与旧有形象做到区分就显得迫在眉睫。以比亚迪为例,当前已经构建了多标序列产品矩阵,其中,王朝系列的宋Pro、秦Pro等主流家用车,继续悬挂“篆体”车标,组成主打技术体验和品质化出行的主力销售阵容;e系列,悬挂蓝色的“BYD”车标,以比亚迪e1及e2等紧凑型及微型车为代表,主打较低定位和性价比;而在去年亮相跑车比亚迪e-SEED GT概念车上应用的扁平化新标,虽然官方信息不多,但根据其应用车型来看,新标系列产品以主打高性能和运动的中高级产品为主。以多级化车标来对电动化市场进行细分的趋向逐渐形成,大众、宝马已公布的新标,以及最新的荣威新标等,也都是这个方向。
『比亚迪e-SEED GT概念车上应用的扁平化新标』
其次,是年轻化和升级化,依托新标车系,应对年轻消费层需求,进一步提升品牌力。实事上,宝骏等多数中国品牌早期都以低端产品起家,凭借较高的性价比,宝骏510等低价车销量都在市场内红极一时,然而随着保有量的上升,一方面以90后和00后等年轻消费者购车逐渐增多,另一方面消费者再购的比例也不断上升,两方因素刺激下,中国品牌固有市场的消费层受众面进一步缩小。
不进则退,面对消费主潮流风向的转舵,都倒逼企业进行变新。以哈弗为例,通过构建全新的H系和F系双标产品阵容,其中,H系以H6、H7等家用SUV为代表,主打80后消费群,强调高性价比和实用性;而F系,则以F5和F7等新生代产品为代表,强调创新设计和智能科技,以满足90后等年轻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定位于不同的消费人群,区隔的产品阵容,也让品牌在迎接外部竞争时,拥有抗压能力。而新宝骏等品牌也都在不断加码对年轻化及品牌升级战略的布局。
『哈弗F7』
总结
著名市场调研公司尼尔森高管艾迪•尹在《超级用户》一书中曾提到,在客户购车动机中,对车企品牌文化的认同感和深层情感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能找到他们并最大化的满足其需求,即便他们只有10%,却能给销量带来30%-70%的增长。
车标作为承载品牌文化属性的“窗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车企推新标的风潮,意味着旧有市场的产品格局将逐渐被打破,以电动化等为代表的新时代大门即将开启。然而,在时代变革中,各品牌想要在新赛道中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弄潮儿”,除了推出能触动人心的新标外,“好鞍还要配好马”,更需要发挥新标与全新产品及品牌战略上的协同配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
戴姆勒提名毕睿德为监事会主席 明年股东大会后接任
2020-12-04
-
江淮大众改名只是第一步,未来大众汽车更多车型将导入
2020-12-04
-
大众,终于成了丰田
2020-12-04
-
奥迪发布五年投资计划,巨头开启电动车攻势的最佳范本
2020-12-04
锐际超过福睿斯,长安福特4月增销8%
出处:中车网 李宇侬 作者: 老中医 时间:2020-05-13 浏览:0
长安福特表示之所以可以逆袭,主要归功于全新福特锐际的销量增长,其首次超越福睿斯成为内部销量担当的位置。不过,福特官方并未公布具体车型销量。根据公开资料显示,长安福特在3月的车型总销量为10649辆,其中锐际销量为1107,占总销量份额的10.4%。
于去年12月底上市的锐际是“福特2.0战略”战略后重要的车型之一,福特公共事务副总裁霍静曾公开表示将锐际的竞品锁定了像本田CR-V,销量向主流车型靠齐。据悉,东风本田CR-V4月销量为16469,目前来看,锐际的销量还未能达到主流水平。
完善产品阵营 加速“重启”
按照福特2.0战略中330计划,福特将于未来3年内推出超过30款专为中国消费者打造的福特和林肯品牌新车型,其中超过10款为新能源车型。
目前来看,长安福特实现了旗下几乎所有主力车型的更新任务,包括锐界、蒙迪欧、福睿斯、福克斯金牛座的改款车型以及锐际新车型的推出。另外,第六代福特探险者也将于6月登陆中国市场,届时和锐际、锐界构成长安福特SUV产品序列。
据悉,为了完成产品阵营的更新,长安福特还将推出PUMA车型取代翼博,实现重启小型SUV市场。福克斯旅行版和福克斯ST也将针对旅行车市场和性能车市场推出。
汽车分析师张翔表示未来随着锐际销量逐渐释放,以及两驱版车型的加持,锐际有希望持续攀高,进一步提振长安福特销量。
2016年是福特的鼎盛之年,全年销量达95万辆。其中,福睿斯曾以3.5万辆创下史上最佳月销量记录,同时,福克斯、蒙迪欧、翼虎和锐界在单月销量也曾分别达到2.8万辆、1.3万辆、1.4万辆和1.3万辆。
电气化发展迟滞
按照2.0战略中的发展,2023年之前福特要推出超过10款为新能源车型。但从公开信息来看,日前福特宣布将在2020年推出的3款MUSTANG、探险者电动性能版以及F-150混动版的电气化车型,目前来看,只有一款MUSTANG MACH-E将抢先在欧洲上市,并于2021年引进国内。
另外,根据外媒报道,今年福特第一季度亏损20亿美元,福特首席运营官Jim Farley宣布将自动驾驶汽车商业话落地延迟至2022年并取消基于 Skateboard 平台纯电动SUV的研发。
目前,长安福特和江铃福特均仅有一款新能源产品,其中,领界EV是“福特中国2.0”计划发布以来落地的第一款新能源产品,担当着福特“探路”电动市场前哨兵的重任,可是自领界EV上市至今,福特从未公开其销量。上述分析师表示:“领界EV是一款油改电车型,续航方面与现市场多款新势力车型相比并不占优势,销量惨淡是必然”。
另外,据媒体报道,今年4月17日,长安汽车的实际控制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将3423.26万股股份(占比0.71%)无偿转给中电科集团旗下中电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这意味着长安汽车近几年将无法实现电动化、智能化落地。目前,福特中国暂无明确的新能源车型后续产品规划,失去内部和外部的支持,在电气化方面,福特将暂时搁浅。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
戴姆勒提名毕睿德为监事会主席 明年股东大会后接任
2020-12-04
-
江淮大众改名只是第一步,未来大众汽车更多车型将导入
2020-12-04
-
大众,终于成了丰田
2020-12-04
-
奥迪发布五年投资计划,巨头开启电动车攻势的最佳范本
2020-12-04
一汽马自达“地位”提升销量难升,新车高价背后投诉量激增
出处:蓝鲸财经 万雪飞 作者: 老中医 时间:2020-05-13 浏览:0
历经15年发展的一汽马自达,近日迎来一系列重大调整。
原大股东一汽奔腾变更为一汽集团,后者持有一汽马自达60%的股份。划归一汽集团后,一汽马自达在集团内部上升至与一汽-大众、一汽丰田等合资公司同等地位,并单独设立事业部。
对此番调整,业内人士一度看好。但眼下,调整后的一汽马自达面临公司产品少(仅两款车型)、销量疲软、投诉量激增以及日方马自达宣布2023年之前将不会推出全新车型等众多难题待解。
股比变更,“地位”提升
随着一汽集团完成对一汽轿车与一汽解放的资产置换,原一汽轿车旗下马自达品牌也迎来新的调整。
近日,一汽集团宣布调整对一汽马自达的管理关系,与日本马自达合作主体由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变更为一汽集团公司,一汽集团将持有一汽马自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60%的股份。
此外,一汽集团还将设立马自达事业部,负责一汽马自达品牌全价值链业务运营,在集团内部与一汽-大众、一汽丰田等合资公司处于同一管理层级,原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大勇将担任事业部负责人。
汽车资深分析师任万付认为,“一汽集团为了整体上市,对旗下企业进行进一步梳理和调整。此次调整将马自达从一汽奔腾轿车独立出来,随着新事业部的成立,一汽马自达将获得集团更丰富的资源支持,这对于马自达品牌在中国的发展来说是个利好消息。”
事实上,一汽马自达自成立之初,就并非大家所熟知的合资生产制造及销售为一体的合资公司,而是仅在一销售层面合资,并不负责车型的生产,产品而由一汽轿车代工。
时间拨回到2005年3月1日,一汽马自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由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日本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共同出资成立。
成立初期,三家占股比例分别为5%、70%、25%。2007年,马自达对合资公司增资,增资完成后,日本马自达株式会社股比结构由25%变更为40%,一汽集团为4%、一汽奔腾轿车为56%。
较低的股比,再加上仅在销售层面进行合资,马自达从一汽马自达这家公司里获利有限。在政策的支持下,马自达在中国再次觅得合资伙伴,与长安集团联手,成立长安马自达。
错失时机,马自达资源向长安倾斜
相比一汽马自达来说,长安马自达是后来者,生产销售初期,产品少,且新车导入慢,对比来看,一汽马自达正值事业巅峰。彼时,一南一北两家合资公司如何平衡资源,是马自达常被问及的话题。
时移世易,如今两家马自达的局面截然不同,马自达在华的资源明显向长安马自达倾斜,先后推出马自达CX-5、马自达3昂克赛拉、等热门车型。前不久,马自达CX-30正式在长安马自达下线,并已开启预售。同时,一汽马自达的产品投入明显变缓,目前,一汽马自达仅有阿特兹和CX-4两款车型在售,其中,最近的新车型CX-4还是四年前的中国特供版。
产品的导入节奏直接影响了销量。2019年,一汽马自达累计销量为91416辆,仅完成销量目标10.5万辆的87%;相比之下,长安马自达全年销量达136334辆。
新车质量问题曝光,投诉量激增
在销量疲软数据不断下滑的同时,一汽马自达质量问题却大幅增长,去年新换代的阿特兹,投拆量与日俱增。
去年8月,一汽马自达2020款阿特兹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6款车型,售价从17.58万到23.98万元。新车价格与老款车型基本上保持一致,但中高配车型价格上调0.2万元。高价的产品却没有与之匹配的质量,近期这款车的投诉量暴增。
据车质网投诉排行榜显示,近30天来,一汽马自达阿特兹的产品投诉量达到261个,霸居榜首,且问题集中在2020款车型上,投拆集中问题为行驶中车身有异响。
据阿特兹一位车主投诉称,“提车仅3个月后,行驶了6000公里,车身A柱出现异响,跟着B柱接着一起异响,行驶8000公里时,天窗和中控台又出现异响,至今9000公里后排顶棚又出现异响,现在基本全车异响,行驶过程中极其分散注意力,会去听具体是什么位置异响,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车身异响,影响安全,且4S店售后无力解决,一汽马自达对这些问题尚无回应。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一汽马自达划归一汽集团后,新的事业部也正式成立,与一汽大众、一汽丰田等合资品牌放在同样重要位置,彼时将得到集团层面的更多支持,对于资源和经营决策方面变得更加自主。
不过,此前马自达宣布开始“闭关修炼”,在2023年之前将不会推出全新车型,只推出一系列的年度款及小改款车型,给一汽马自达未来发展凭空添加了一份不确定性。眼下摆在一汽马自达的首要问题是,仅有两款车型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平稳过渡到2023年的到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
戴姆勒提名毕睿德为监事会主席 明年股东大会后接任
2020-12-04
-
江淮大众改名只是第一步,未来大众汽车更多车型将导入
2020-12-04
-
大众,终于成了丰田
2020-12-04
-
奥迪发布五年投资计划,巨头开启电动车攻势的最佳范本
2020-12-04
车市热度逐渐复苏 4月购车热度排行
出处:汽车之家 马艾骏 作者: 老中医 时间:2020-05-13 浏览:0
进入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对国内汽车市场无论是生产还是销售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好在随着时间来到5月,国内的疫情已经基本得到了控制,大家的生活和工作也逐渐恢复了正常节奏,相信已经复工的你对此也有着真实的切身体会。那么在已经过去的4月,国内车市的热度表现又是如何呢?
从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公布的4月数据来看,2020年4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42.9万辆,同比下降5.6%,环比3月上涨36.6%。可以看到,4月的销量相较3月有了很大的进步,而同比去年也相对趋于稳定,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汽车市场销量表现有望在5月回归正常状态。
文中的“购车热度”指在相应领域的销售线索占比。销售线索不是市场销量也不是网页浏览数据,是用户通过汽车之家的电话系统等,形成意向购车的条数。销售线索是离用户最后下单购车最近的一个衡量指标,对市场走势具有重要的参考、预判价值,从线索到订单会有几周或几月的延迟,如2020年2月的线索数据,除在当月被消费,部分会延迟到2020年3月-4月。
快速了解本文重点:
1.国内车市复苏趋势日益明显,形势向好;
2.市场竞争逐渐正常化,各品牌线索量占比趋于平衡;
3.4月上市新车较多,刺激市场整体热度上升;
4.新款别克GL8 Avenir成为焦点。
整体走势:更多价格区间线索量占比上涨
相较于3月,我们可以看到4月的整体走势层面有更多价格区间的线索量占比呈现出上涨的态势,包括6万元以下、6-12万两个区间以及15-30万两个区间等共五个价格区间。由此可以推测,随着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好转,销量的上涨伴随着消费者购买力的恢复,致使多数中/低价格区间的线索量占比上涨。与此同时,在线索量占比下降的区间中,50万以上的两个区间下滑幅度相对较小,毕竟有钱人的世界还是一如既往的风轻云淡;而针对30-50万、12-15万两个下滑较明显的区间,我们认为上市车相对偏少或许是主要原因。
品牌层面:市场竞争逐渐正常化
2020年4月的品牌层面,中低价格区间依旧多数由中国品牌占据,同时排名靠前的品牌在线索量占比上进一步与后方品牌拉开差距。可见,随着市场的复苏,畅销车在关注度上方面也有更多的优势。而在9-30万这几个主流的购车区间,可以看到尽管大众品牌依旧占据榜首,但线索量占比相较3月有了回落,可见车市的回暖带来了市场竞争,也在一定程度上均衡了线索量占比。此外,3月因“机油增多/乳化事件”表现不佳的丰田,在4月的整体线索量占比也有了回升。
6万元以下:宝骏310排行上升,欧尚X70A重新上榜
『宝骏310重回轿车榜单第二的位置』
如同往常一样,6万元以下作为主打低价多销的入门区间,这一价格区间的车型往往都变化不大,而在2020年4月,6万元以下轿车排行榜表现较优异的车型为吉利远景和宝骏310。如同上面所分析的那样,车市回暖致使畅销车型的热度继续上升,因此榜首的远景在4月继续拉开了与第二名的差距。
『2020款长安欧尚X70A已于5月上市』
与此同时,宝骏310也在4月有较大进步,从3月的第四升至第二,这或与宝骏品牌的促销优惠相关。而SUV榜单方面整体变动不大,4月新上榜的车型为长安X70A,该车型在5月上市了2020款车型,因此我们可以推测,新款上市前老款车型的较大的优惠力度或是导致排名上涨的原因,同时新款车型的上市或许也会让它在5月的线索量占比继续提升。
6-9万元:全新飞度成热门,新上市SUV整体表现优秀
『全新一代飞度预计将于年内上市』
2020年4月,6-9万元轿车榜单整体变动幅度不大,其中大众桑塔纳从3月的第三跌落至第五,这也与大众整体线索量排名的下滑有关。排在榜首的依旧是本田飞度——现款飞度的热度尚未散去,全新一代国产飞度的申报图也在月底正式曝光。未来,全新飞度将推出普通和跨界两个版本的车型,其中普通版的外观区别于海外车型,而跨界版也与海外版保持一致,并延续CROSSTAR的名称。
『3月中下旬上市的长安CS35 PLUS和宋经典版在4月都有不错的表现』
而6-9万元区间的SUV榜单在4月则有较明显的变动,较为明显的是3月底有新车上市的长安CS35 PLUS和比亚迪宋。其中,CS35 PLUS在3月底上市了搭载蓝鲸动力的1.4T新车型,同时比亚迪也推出了更入门的宋经典版车型,随着时间来到4月,逐渐稳定的销售状况也导致了这两款车热度的上涨。最后,宝骏530也在4月重新上榜,其原因或与上面提到的宝骏310一致,由可观的促销力度所致。
9-12万元:卡罗拉反超轩逸登顶,逸动/缤越/RX5上榜
『关于丰田卡罗拉的传言在4月可谓议论纷纭』
9-12万元的轿车榜单,最大变化应该要当属4月重回榜首的丰田卡罗拉了,回顾看来,4月关于卡罗拉的消息还真不少——4月上旬上市的卡罗拉双擎E+舒适版车型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更直接的,应该是丰田未来将推出基于卡罗拉的长轴距版车型的消息,同时也有传言成卡罗拉旅行版有望引进国产,这些消息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它的关注度。
『同样的中期改款/相似的命名方式/同时重新上榜,大概这就是命运』
此外,4月在新上榜的车型也较为丰富,分别有长安逸动、吉利缤越和荣威RX5,而这些都或多或少与新车发布/上市有关。具体来看,长安逸动PLUS于三月底上市,作为中期改款车型,新车采用了新的动力配备和更加动感的外观设计;而中期改款的缤越PRO也于4月中旬上市,新车同样是现款缤越的中期改款车型;最后,荣威RX5的中期改款车型——荣威RX5 PLUS也在4月发布了官图,并于5月公布了预售价。可见,尽管车型不尽相同,但同样巧合的在4月完成中期改款的这三款车,最终都收获了不错的关注度。
中高价位区间奥迪表现优异
12-15万元:整体排名变化不大,红旗H5/马自达CX-4上榜
『春季云车展轿车关注度榜首的红旗H5在这里也有着优秀的表现』
作为消费者主流的购买区间,12-15万元级别的车型排名一向都相对稳定。在2020年4月,轿车榜单迎来了一位新面孔——红旗H5,值得一提的是,在4月正式开幕的2020中国春季云车展上,红旗H5也在轿车关注TOP10排行榜登上了榜首的位置,可见春季云车展对于这款车的关注度还是起到了提升的作用。而在榜单上部,轩逸超过了卡罗拉实现了位置的对调,这与9-12万元区间的状况正好相反。
『“马自达终端优惠了,大家快上啊!”』
而4月的SUV榜单变动同样不明显,XR-V继续拉开与第二名的差距,而其余基本为两两车型在位置上的小幅调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马自达CX-4在4月有着强势的表现,重新回到榜单并来到第六的位置。其原因也非常显而易见——4月初,马自达为了庆祝品牌成立100周年和一汽马自达成立15周年,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其中马自达CX-4享受最高1.9万元的价格优惠。这对于平日几乎从来无法享受终端优惠的马自达消费者来说,无异于是“过年”了。
15-20万元:丰田品牌车型整体提升明显
『凯美瑞热度排名的上升是否意味着“机油事件”的影响已经暂告一段落?』
来到15-20万元价格区间,4月的轿车榜单车型与3月保持了一致,主要在于个别车型名次上的调换。具体来看,此前受到“机油增多/乳化事件”影响的丰田凯美瑞在4月重新以5.60%的线索量占比回到榜单第二的位置,使得榜首的雅阁线索量占比出现回落,尽管还没有官方的正式回应,但经销商层面应该也推出了对应的维修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负面消息带来的影响。
『面对RAV4荣放的火热,威兰达或许需要未来更多的优惠来实现赶超』
而SUV榜单的赢家同样是丰田,RAV4荣放在4月来到榜首的位置。4月底,RAV4荣放上市了三款新的特别版车型,采用更时尚的外观和内饰配备,同时该车型也在中国春季云车展的SUV关注度TOP10排行榜中上榜,这也证明了RAV4荣放的受欢迎程度。而作为RAV4荣放的姊妹车型,广汽丰田威兰达继3月上榜后在本月依旧排名第7,没有更明显的进步,上市不久暂无太多终端优惠或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而榜单最后,由于上面提到的优惠原因,马自达CX-4也在4月上榜。
20-30万元:CT5表现亮眼,汉兰达重回榜首
『正所谓“早买早享受,晚买等打折”,CT5的优惠目前已经来到3万元』
在20-30万元的轿车榜单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不少来自豪华品牌的车型,而在4月,其中表现最为亮眼的要当属凯迪拉克CT5,该车从3月的榜单末尾一跃至第六的位置,而其中原因也很好理解——优惠。作为凯迪拉克品牌的“传统艺能”,上市已有时日的CT5目前应该已有较稳定的3万元优惠,这进一步增加了这款中大型轿车的“真香指数”。
『国产两厢版奥迪A3和三厢版A3L』
而在榜单后部,4月的“明星车型”奥迪A3也重新上榜,之所以称之为“明星”,其原因在于继国产版车型3月正式下线后,全新一代奥迪A3的国内谍照就已经被接连报出,奥迪也在4月下旬发布了海外版三厢车型的官图,而三厢版车型未来将加长国产,成为A3L。同时随着全新车型的发布,产品生命末期的现款车型也有了更大的终端优惠。
与此同时,丰田的强劲势头在20-30万元的SUV榜单上继续得以体现,3月被探岳超过的汉兰达在4月重新回到榜首的位置,并在线索量占比上与探岳拉开差距。
30-50万元:奥迪两款轿车表现突出,揽胜极光上榜
『奥迪A4L和A6L在4月都有着不错的表现』
2020年4月,30-50万元轿车榜单上表现较为亮眼的车型来自奥迪品牌,分别为A6L与A4L。其中A6L在4月登顶,其主要原因在于4月下旬上市的2020款车型,新车在保持原售价的基础上增添了部分配置,同时一直以来都很可观的终端优惠也是A6L的优势所在。
『路虎揽胜极光PHEV』
同时,中期改款的奥迪A4L也在4月上市,新车更新了部分外观造型并针对车机等部分升级,这同样也使得A4L的关注度进一步上升。而SUV榜单的整体变动不大,我们看到揽胜极光4月出现在了榜单的末尾,海外版揽胜极光PHEV在四月发布了官图,这对他的热度起到了间接的促进作用。
50-100万元:奥迪A8排名提升较多
『奥迪A8继续在50-100万为奥迪刷足存在感』
50-100万元区间榜单基本维持了此前的车型,变动并不明显,但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从3月第八升至第三的奥迪A8。可见,在2020年4月,奥迪品牌在较高价位区间的表现还是非常突出的。而在轿车榜单末尾,奔驰CLS重新回到了榜单,值得一提的是,奔驰还在5月初还上市了搭载1.5T+48V微混系统的CLS 260车型,不知在未来会对该车型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100万元以上:整体变动不大
『随着新车的逐步交付,Taycan又回到了我们的视线中』
不知不觉,我们又来到了“有钱人的世界”,不过在2020年4月,这里显得十分波澜不惊——轿车榜单方面,3月战况焦灼的Panamera和迈巴赫S级在4月终于拉开了差距。同时随着新车的交付逐渐增多,3月落榜的保时捷Taycan也重新回到榜单第十的位置上。不过SUV榜单依旧和此前没有太大区别,排在前面依旧是那些我们熟悉的车型。
MPV:别克GL8是毫无疑问的焦点
『新款别克GL8 Avenir无疑是4月最引人注目的MPV』
2020年4月的MPV市场,最引人注目的要当属月中上市的新款GL8 Avenir车型,售价区间为45.99-52.99万元,包含6座、7座以及旗舰的4座车型。作为MPV市场长期以来的热销车型,GL8 Avenir的推出进一步拔高了该车型的品牌形象。而随着更入门的新款别克GL8 ES/GL8的上市,GL8这一车系的产品线区间已经覆盖了20+到50+万元这样一个广阔的价格区间,因此它也将对更多价位的MPV发起挑战,从而进一步增加自己的市场份额。不得不说,这样的分布策略对于本身就长期处于“霸主地位”的GL8无疑又是一剂强心针。
全文总结:
尽管进入2020年车市受到了疫情的较大影响,但通过2020年4月车市整体的热度表现,我们可以欣喜的看到目前国内车市正有着回归正常的趋势,同比2019年4月下降5.6%的销量也可以作为佐证。同时,随着车市的逐渐回暖,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厂商集中在4月上市新车,而疫情期间发展成熟的线上发布/上市等方式也使得新车有着更快的发布节奏,这对于市场整体热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未来,随着大家日常生活节奏逐渐回归正常,车市也将在5月继续变得活跃,而随着各省市出行政策的放宽,我们还将在未来几个月迎来线下的车展、品牌活动等,相信这些都会对国内汽车市场的复苏带来巨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
戴姆勒提名毕睿德为监事会主席 明年股东大会后接任
2020-12-04
-
江淮大众改名只是第一步,未来大众汽车更多车型将导入
2020-12-04
-
大众,终于成了丰田
2020-12-04
-
奥迪发布五年投资计划,巨头开启电动车攻势的最佳范本
2020-12-04
4月英国车市跌至谷底 特斯拉、捷豹大卖
出处:每日汽车 李涵 作者: 老中医 时间:2020-05-13 浏览:0
导语:坏消息是,英国车市终于达到了数值上的谷底;而好消息是,在真正意义上,英国车市不会更糟了。
根据英国汽车生产商与经销商协会SMMT发布的数据,2020年4月英国乘用车市场的总销量从同期的161,064辆减少为4,321辆,同比下跌97.3%,该跌幅已达历史之最。而当月法国同比下降88.8%,意大利同比下降97.5%。
需要注意的是,英国政府目前采取了封锁措施以控制疫情,汽车生产、销售都陷入停摆,售出的4,321辆汽车中绝大部分是面向抗疫相关人员和机构的。
就单月销量来看,所有的具体品牌销量均大幅下跌,以往的销量冠军大众同比下滑98.6%,销量仅为210辆,而福特同比下滑98.3%,销量为306辆。丰田、本田分别同比下跌99.7%和99.8%,均掉出了前20名。位居第一的是沃克斯豪尔,该品牌下的Corsa(264辆)和Crossland X(143辆)分别是当月最受欢迎的车型第3、4名。
其他进口类型是唯一销量同比正增长的类别,同比增长197.8%,很大程度是因为特斯拉Model 3(658辆)的相对“热销”(而同期特斯拉Model 3尚未上市),此外,人们可以在网上订购特斯拉。
由于疫情的影响而导致全体销量大幅下跌,这弱化了各个品牌的差异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4月的销量排名相比以往显得较为混乱。
市场分额按系别分类的销量排名依次为德系(36.0%)、英系(11.1%)、美系(7.2%)、法系(6.7 %)、韩系(6.1%)和日系(4.4%)。日系品牌下跌幅度最大为99.1%,市场份额从同期的第二名(15.6%)直接落到了第六位;相应地,英系品牌下跌94.3%,市场份额从同期的5.2%增长至11.1%,而这主要归因于捷豹I-Pace的“大卖”(367辆)。
2020年4月柴油车销量为1,079辆,汽油车销量1,553辆,同比分别下跌97.6%和98.5%,市场份额分别从28.1%降至25.0%和62.8%降至35.9%。
可替代性燃油车(HEV、PHEV、BEV)的销量为1,517辆,同比下跌85.1%,其中,BEV车型销量为1,374辆,同比下跌9.7%,在普遍大幅下跌的环境下表现突出;PHEV车型(-95.1%)和HEV车型(-99.3%)销量分别为95辆和48辆。
SMMT再次调低了2020年的全年销量预估为168万辆(1992的全年销量为159万辆),较2019年的全年销量减少大约27%,而在1月的预测为225万辆,3月的预测为173万辆。
尽管几次调低2020年的全年销量预测,SMMT认为BEV车型有望在2020年销量达到77,300辆。
英国的乘用车市场需要经济的复苏为依托,周日,英国首相鲍里斯退出了解封计划,将抗疫口号从“Stay Home”改为“Stay Alert”,对于该计划有不同的声音(苏格拉、威尔士、北爱尔兰地区仍采取居家措施),而截止5月12日,英国确诊活跃病例为190,651人。无论如何,至少后续的英国汽车销量不会比现在更惨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
戴姆勒提名毕睿德为监事会主席 明年股东大会后接任
2020-12-04
-
江淮大众改名只是第一步,未来大众汽车更多车型将导入
2020-12-04
-
大众,终于成了丰田
2020-12-04
-
奥迪发布五年投资计划,巨头开启电动车攻势的最佳范本
2020-12-04
或2020年下半年上市 领克06 PHEV新消息
出处:汽车之家 尤冬青 作者: 老中医 时间:2020-05-13 浏览:0
日前有消息称,领克06PHEV有望于2020年下半年正式上市。根据新车申报信息来看,领克06PHEV定位为紧凑型SUV,其纯电续航里程为55km。
在2020年4月初,领克06 PHEV已出现在工信部的新能源推广目录中,从申报图来看,新车外观造型将与燃油版车型有着较高的相似度,而且新车整体也延续了领克的家族式设计。申报信息显示,领克06 PHEV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340/1820/1625mm,轴距为2640mm,定位为紧凑型SUV。
动力部分,新车将搭载1.5T三缸发动机和电机组成的动力系统,其中前者的最大功率为130kW(177Ps),峰值扭矩为265N·m,后者的最大功率为60kW(82Ps),峰值扭矩为160N·m。续航部分,新车将配备三元锂离子电池组,NEDC纯电续航为55k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
戴姆勒提名毕睿德为监事会主席 明年股东大会后接任
2020-12-04
-
江淮大众改名只是第一步,未来大众汽车更多车型将导入
2020-12-04
-
大众,终于成了丰田
2020-12-04
-
奥迪发布五年投资计划,巨头开启电动车攻势的最佳范本
2020-12-04
站在巨人肩膀上 启辰VSA架构技术解析
出处:汽车之家 常庆林 作者: 老中医 时间:2020-05-13 浏览:0
近几年,中国品牌旗下产品综合素质都提升很快,在一些细分市场,其综合实力已与韩国品牌和法国品牌不相上下,部分优秀车型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中国品牌崛起的背后,是多年对外国品牌技术的消化、吸收以及创新。东风启辰品牌成立于2010年9月8日,经过9年多的造车积淀,基于全新VSA架构的首款车型——启辰星终于落地。启辰星这款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车型,其背后的VSA架构究竟包含了怎样的内涵呢?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
● 汽车的平台与架构是什么?
汽车之家网站对于造车平台与架构的介绍文章也不少了,大众MQB平台、日产CMF平台、丰田TNGA架构等都是我们详细介绍过的内容。为了让对汽车技术了解不多的朋友能更好地阅读本文,在,解读启辰VSA架构之前,我先来简单普及一下汽车平台和架构的知识。
根据我个人的理解,架构比平台的概念要更宽泛一些。架构除了涉及到各种零部件模块化设计、制造工艺以及共线生产等内容外,还融合了更多软件层面的东西,如市场规划、设计理念等方面的内容。
日产的CMF平台与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启辰VSA架构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和大众MQB平台强调轴距可变和零部件通用性稍有不同,日产CMF平台强调的是设计和生产的灵活性以及驱动形式的多样化。
日产CMF平台相比上一代的车型平台,部件通用范围更大,即不同细分平台下的车型可更多地采用相同的零部件。这使得该平台衍生出来的车型通用零件比例达到80%。这可使开发成本降低30-40%,零件采购成本降低20-30%。而脱胎于日产CMF平台的启辰VSA架构也将会有类似的数据表现。目前,各家车企都在平台或架构的研发上做“减法”,即通过拓宽单一平台覆盖车型的宽度来减少平台的数量。所以在市场上我们将会越来越多地看到跨级别、跨类型新车采用相同的平台或架构。
● 东风启辰VSA架构的特点
◆ 架构下三大平台
前面对平台与架构进行了一番简单的科普。相信现在各位对平台或架构概念应该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了。下面我们正式来聊聊东风启辰这个VSA架构。
这三个平台均覆盖了轿车、SUV以及MPV这三种车型品类。其中VSA-L和VSA-C平台能够匹配燃油和混动两种动力总成,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动力选择。而VSA-E平台属于纯电专属平台,只会衍生出纯电动车,这有利于对纯电动车产品的综合性能进行充分优化。
◆ 前瞻的电子架构
VSA架构的另一个前瞻性设计就是为车辆智能化、网联化以及电动化的快速迭代趋势进行了充分优化,通过灵活的电子电器系统架构布局,可在车辆智能联网和智能驾驶功能上进行全面适配并实现快速迭代升级。这意味着基于VSA架构的车型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把最新的电子科技配置应用到新车型之上。
VSA架构的车载网络系统可以充分满足未来一段时间车载电子系统对网络带宽的要求,如驾驶辅助系统中的高清摄像头生成的影像数据、多媒体系统中的影音数据、新车上越来越多的各种传感器数据都依赖于高速车载网络来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功能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启辰智联系统4.0除了支持主流的联网导航、语音控制等功能外,还支持先进的AR实景导航、四音区语音识别(对多个座位上的乘客发出的语音命令进行识别,并作出有针对性的响应)、中英文混合语音识别、粤语方言识别、车家互控(远程控制家电)、停车场/加油站无感支付、联网预定电影票/酒店等功能。
虽然启辰星的多媒体系统目前采用的还是4G网络,但基于VSA架构的车型已经具备适配未来5G通讯以及V2X(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通讯的基础。此外,VSA架构能够兼容目前主流车型上具备的各种驾驶辅助功能,如支持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等,也能够兼容未来L2或以上级别的驾驶辅助/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为未来车辆的功能升级做足了准备。
◆ 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技术背书
由东风汽车和日产汽车携手建立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研发中心在2003年8月31日成立,现已发展成为东风日产先进工程技术中心,它是日产第三大海外技术研发中心(另外两个是北美和欧洲)。该研发中心的研发团队规模现在达到2000人,而且随着启辰品牌的业务增长,研发团队也在逐步扩大。
东风启辰背靠雷诺-日产-三菱联盟,联盟下的动力系统都将有可能为启辰所用。就以VSA架构下首款车型——启辰星为例,这款新车就采用了来自沈阳航天三菱最新的A415TD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90马力/5500rpm,峰值扭矩为260牛•米/1500-4500rpm,满足国VI排放标准。启辰星上的这款发动机与48V BSG电机(支持加速助推、能量回收、滑行停机和启停等功能)以及博世iBooster智能电控制动系统配合,可比纯燃油版车型降低15-20%的油耗,实现6.1L/100km的综合油耗,比同级别非轻混车型在油耗上更有优势。
启辰星与两款竞品动力系统参数对比 | |||
车型名称 | 启辰星 | 长安CS75 PLUS 1.5T | 吉利博越Pro |
排量(L) | 1.5 | 1.5 | 1.5 |
进气形式 | 涡轮增压 | 涡轮增压 | 涡轮增压 |
最大马力(Ps) | 190 | 178 | 177 |
最大扭矩(N·m) | 260 | 265 | 255 |
环保标准 | 国VI | 国VI | 国VI |
工信部综合油耗(L/100km) | 6.7(自动挡车型) 6.1(自动挡+48V轻混车型) |
6.7(自动挡车型) | 7.2(自动挡车型) 6.4(自动挡+48V轻混车型) |
从上面的对比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启辰星的动力系统在同级竞品车型中处于主流水平,竞争力不错。值得期待的是,未来雷诺和日产品牌旗下的最新发动机产品也有望应用在启辰旗下的车型之上,例如日产的1.5T和2.0T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就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型号。
实际上,VSA架构衍生出来的车型能够灵活适配扭力梁和多连杆后悬架,这有利于厂商通过车型配置上的差异化来拉长产品线,扩大车型产品的受众面。
从启辰星用上楼兰的底盘技术这一点可以看出,启辰在这款新车上可谓是下足了本钱,也可从侧面看出了VSA架构在技术上是与日产CMF平台一脉同源的。
◆ 碰撞安全性的考量
安全性是中国消费者非常关心的问题,继承了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多年的造车经验,基于启辰VSA架构的车型在结构、材料以及工艺优化上都会是国内第一梯队的水平,这意味着启辰新车的被动安全性能将达到目前主流水平。
此外,由于VSA架构的车载网络已经为搭载各种主动安全系统以及驾驶辅助系统做了准备,所以基于该架构的新车能够配置各种主流的主动安全/驾驶辅助系统,为消费者提供驾驶上便利的同时也能提升安全性。
◆ VSA架构的中国DNA
虽然VSA架构的研发体系是基于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体系建立的,但作为一个为中国消费者开发汽车产品的架构,它实际上融入了不少中国“元素”。
基于VSA架构的车型产品在乘坐舒适性上有着浓浓的日产车味道,这已经在我同事梁海文对启辰星车型的试驾文章中得到了验证(点击查看)。
底盘调校方面,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喜好,VSA架构衍生出来的车型注重的是平衡操控稳定性、通过性以及乘坐舒适性。在面对一些国内常见的坑洼烂路时,VSA架构车型在平稳通过的同时还要求保证良好的乘坐舒适性。
根据官方的规划,VSA架构下的三大平台规划推出9款车型。其中基于VSA-E平台和VSA-C平台都有1款轿车、1款SUV以及1款MPV;基于VSA-L平台的车型包括新近上市的启辰星、另一款SUV以及1款MPV。所以启辰星车型只是一个开始,基于VSA架构的新车将会陆续有来。
● 全文总结:
相信经过本文的讲解,大家应该对启辰的全新VSA架构有了一定的认识。背靠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技术实力和造车经验,使得基于VSA架构的新车拥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从该架构下的首款车型——启辰星的整体配置和性能来看,这个全新的架构定位并不低,但其价格却非常亲民。究竟把中国消费者需求与雷诺-日产-三菱联盟技术相互融合的启辰,是否能够手执VSA架构这把利刃,在竞争白热化的中国汽车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进一步攻城略地呢?这个悬念有待时间来验证,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
戴姆勒提名毕睿德为监事会主席 明年股东大会后接任
2020-12-04
-
江淮大众改名只是第一步,未来大众汽车更多车型将导入
2020-12-04
-
大众,终于成了丰田
2020-12-04
-
奥迪发布五年投资计划,巨头开启电动车攻势的最佳范本
2020-12-04